圖為2016年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大會高峰對話現場。
◆本報記者 徐麗莉
“李賓,男,31歲,(與照片)相似度78%。”
“楊競佳,女,33歲,(與照片)相似度85%。”
……
在2016全國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環境信息化分會年會現場,參會者正聚集在會場門口討論用于簽到的人臉識別系統。與后臺圖片數據庫匹配成功后,參會者照片就會出現在會場的LED大屏上。
而這場科技感十足的大會并不滿足于此。藍信移動辦公平臺讓參會者擺脫了了紙質資料的束縛,拿著手機就可以實時獲知會議的一切動態,還可以溝通交流;映客直播更是讓場外2000余人實時參與到了這次大會中。
“這么多流行的信息技術,不愧是環境信息化的大會!”參會者紛紛表示。人臉識別、移動辦公、視頻直播……這些高科技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場大會,而是環保部門擁抱互聯網的胸懷和勇氣。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環境信息化建設正站在全新的起跑線上,蓄勢待發。大會主辦方——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表示,大會將以“慧”集數據、“智”領環保為主題,共同探討“十三五”環境信息化建設如何開好局、破好題、走好路。
把握環境信息化新機遇
■ 環境信息化地位確立
□ 大數據建設拉開序幕
開好局重在審時度勢。今年以來,環境信息化面臨的機遇前所未有。
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提出,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以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為動力,深入實施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嚴密防控環境風險,不斷提高環境管理系統化、科學化、法治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五化”的提出正式確立了環境信息化的地位。
伴隨著信息化地位的確立,一份方案也橫空出世。今年年初,環境保護部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總體方案》,于3月正式印發,開啟了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的序幕。
“大數據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環境信息化事業當前既處于大有作為的戰略機遇期,也是變革突破的關鍵期。”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理事長王玉慶在大會上表示。環境信息化建設正在成為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有力抓手。
為配合國家環境監測體制機制改革的深化、國家環境監測事權的上收,前不久,環境保護部發布《“十三五”環境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要求加快環境空氣、地表水、土壤、近岸海域等環境質量監測事權上收,全面建成國家環境質量監測網。同時,環境保護部專門印發《關于加強環境空氣自動監測質量管理工作方案》,為全面提升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和質控水平提供保障。
國家層面上,今年7月,《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綱要》印發,要求將信息化貫穿我國現代化進程始終,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加快建設網絡強國。
得天獨厚的內外環境,賦予了大會更深的意義。
環境保護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表示說,大會將發揮“智庫”的作用,期望各方可以共同交流、探討、碰撞,推動環境信息技術的發展與落地,破解環境信息化發展的“中阻梗”,推進信息化與環境管理的深入融合,讓環境信息化建設在“十三五”開好局。
共享地方信息化新成果
■ 數據應用初見成效
□ 五年規劃呼之欲出
程春明口中的“智庫”并非隨便說說,記者從大會了解到,大會出版了《2016全國環境信息技術與應用交流大會論文案例集》,整合了45篇論文和48篇案例,并評比出8個地方環境信息化建設的優秀案例。這些案例集中代表了近年來地方環境信息化工作的突出成果,也預示著未來環境信息化發展的趨勢與方向。
在生態環境大數據建設背景下,從環境保護部到地方,數據整合能力明顯增強。據介紹,2015年,環境保護部集成了15個系統,6億條數據,3300多張表,實現了11類數據的動態更新。
地方數據整合工作的步調更快。內蒙古環保廳“內整外聯”,建立了一個覆蓋內蒙古各級環保部門的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形成了一個數據平臺、一條網絡通道、數據統一儲存、多個入口、一個出口的數據管理平臺。目前共有業務系統35個,已完成25個系統的對接和數據集成工作。無錫物聯網環境監控示范工程整合了大氣、水、固廢單位、放射源、重點污染源、攝像頭等10余類環境業務數據,每日產生結構化原始數據3萬多條,非結構化數據近350GB,每年產生核心數據15T,目前已匯聚了數據達45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