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意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該意見。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美麗中國的重大戰略,也是加強河湖管理保護、保障國家水安全的重要舉措。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著力抓好落實。
充分認識全面推行河長制的重大意義
江河湖泊是地球的血脈、生命的源泉、文明的搖籃,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支撐。我國江河湖泊眾多,水系發達,流域面積50平方公里以上河流共45203條,總長度達150.85萬公里;常年水面面積1平方公里以上的天然湖泊2865個,湖泊水面總面積7.80萬平方公里。這些江河湖泊,孕育了中華文明,哺育了中華民族,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也是子孫后代賴以生存發展的珍貴資源。保護江河湖泊,事關人民群眾福祉,事關中華民族長遠發展。
第一,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生態文明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要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強烈意識,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把江河湖泊保護擺在重要位置,提出明確要求。江河湖泊具有重要的資源功能、生態功能和經濟功能,是生態系統和國土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必須把河湖管理保護納入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作為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河長制,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第二,全面推行河長制是解決我國復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當前我國水安全呈現出新老問題相互交織的嚴峻形勢,特別是水資源短缺、水生態損害、水環境污染等新問題愈加突出。河湖水系是水資源的重要載體,也是新老水問題體現最為集中的區域。近年來各地積極采取措施加強河湖治理、管理和保護,取得了顯著的綜合效益,但河湖管理保護仍然面臨嚴峻挑戰。一些河流特別是北方河流開發利用已接近甚至超出水環境承載能力,導致河道干涸、湖泊萎縮,生態功能明顯下降;一些地區廢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超出水功能區納污能力,水環境狀況堪憂;一些地方侵占河道、圍墾湖泊、超標排污、非法采砂等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河湖防洪、供水、航運、生態等功能發揮。解決這些問題,亟須大力推行河長制,推進河湖系統保護和水生態環境整體改善,維護河湖健康生命。
第三,全面推行河長制是完善水治理體系、保障國家水安全的制度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河川之危、水源之危是生存環境之危、民族存續之危,要求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解決好水安全問題。河湖管理是水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一些地區先行先試,進行了有益探索,目前已有8個省、直轄市全面推行河長制,1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在部分市縣或流域水系實行了河長制。這些地方在推行河長制方面普遍實行黨政主導、高位推動、部門聯動、責任追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形成了許多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實踐證明,維護河湖生命健康、保障國家水安全,需要大力推行河長制,積極發揮地方黨委政府的主體作用,明確責任分工、強化統籌協調,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河湖生態新格局。
準確把握全面推行河長制的任務要求
全面推行河長制,必須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以保護水資源、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環境、修復水生態為主要任務,全面建立省、市、縣、鄉四級河長體系,構建責任明確、協調有序、監管嚴格、保護有力的河湖管理保護機制,為維護河湖健康生命、實現河湖功能永續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全面推行河長制,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黨政領導、部門聯動,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堅持強化監督、嚴格考核。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全面推行河長制的立足點,核心是把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貫穿到河湖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全過程,促進河湖休養生息、維護河湖生態功能。黨政領導、部門聯動是全面推行河長制的著力點,核心是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明確各級河長職責,協調各方力量,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問題導向、因地制宜是全面推行河長制的關鍵點,核心是從不同地區、不同河湖實際出發,統籌上下游、左右岸,實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解決好河湖管理保護的突出問題。強化監督、嚴格考核是全面推行河長制的支撐點,核心是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保護的監督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拓展公眾參與渠道,讓人民群眾不斷感受到河湖生態環境的改善。
全面推行河長制,必須抓好以下重點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