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主的我國北方地區近日經歷了一次長時間大范圍的霧霾天氣,引發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環境保護部及北京市等主要領導以務實、科學的態度直面問題,回應公眾關切,解釋霧霾天氣頻發的原因,指出了治理的難點所在,提出了治理的思路和舉措,表明了中央及地方政府解決霧霾問題的決心,讓公眾看到了環境質量改善的希望。
近些年來,每到秋冬季霧霾都會不期而至。重污染天氣讓公眾心生焦慮和疑惑:治理了這么長時間,霧霾怎么還這么嚴重?輿論場上也出現了抱怨、批評、指責、質疑、嘲諷、調侃等各種聲音,一些謠言也借機傳播,誤導了輿論。公眾對重污染天氣的關切和焦慮之情完全可以理解,同時也說明大家真正開始關心身邊的污染現象。但是,對突出環境問題的關注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層面。當前,最重要的是要思考面對霧霾怎么干,最需要的是全社會增強責任心,共同努力解決問題。
實事求是地說,經過近幾年鐵腕治理,我國大部分地區空氣質量在不斷改善。比如,2016年北京PM2.5濃度比2015年下降9.9%,優良天數比例比2015年上升3.1%。全國74個重點城市PM2.5濃度,與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都在30%左右,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空氣質量已經開始改善。從歷史上看,我國空氣質量改善的速度比發達國家在同一發展階段還要快一些。這說明,我國大氣治理的方向是正確的,措施是管用的,這增強了我們改善空氣質量的信心。
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大氣環境治理的效果與中央要求、群眾期待還有不小差距。尤其是進入秋冬季,大氣污染仍然很嚴重,群眾感覺治理效果不明顯,甚至在加重。那么,對于頻發的重污染天氣,我們到底應該如何看?又該怎么辦呢?
首先,要認清霧霾是一個什么性質的問題,是怎么來的。霧霾不僅僅是環保問題,而且也是經濟問題、社會問題、民生問題和發展方式問題,甚至是政治問題。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這個區域國土面積占全國7.2%,卻消耗了全國33%的煤炭,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占全國排放總量30%左右,單位國土面積排放強度是全國平均水平4倍左右。高污染、高能耗產業大量聚集和燃煤、燃油集中排放是造成這個區域大氣污染的直接原因。要調整這樣的產業結構、能源結構,是一個系統的、復雜的巨大工程,涉及方方面面,不可能一蹴而就。治理霧霾就是一場負重前行的遠征,這個重擔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來挑,缺一不可。對政府來講,就是要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切實落實環保責任;對企業來講,就是要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減少污染排放;對公眾來講,就是要身體力行參與和支持環保,而不是做一個圍觀者。
其次,治理霧霾是一場需要耐心和毅力的持久戰、攻堅戰。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治理霧霾非一日之功。從國外經驗看,治霾成功的過程,通常也是與經濟社會轉型伴生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短時間內就能完成的。因此,想很快徹底解決一個像大氣污染這樣復雜的問題,既不現實,也不符合客觀規律。當然,我們不能因此而拖延懈怠,而是要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加快治理步伐。要遵循科學規律,深入研究大氣污染來源與形成機理、污染物遷移轉化規律及效應,制定科學的策略措施;要匯聚各方智慧,加強治理路線方法的科學評估,避免走彎路,做到精準治理,提高治霾效率;要立足長遠,制定行動計劃,明確奮斗目標,步步為營,久久為功。
第三,治理霧霾需要堅定的信心和堅強的決心。治理霧霾是一場必須打贏的硬戰,治污路上必定會遇到很多矛盾和困難,我們不能因為治理難度大而無所作為,也不能因為治理時間久而失去信心和耐心。治霾,考驗著政府的執政能力,拷問著企業的社會良心,檢驗著公眾的責任心。治理霧霾沒有捷徑可走,沒有靈丹妙藥,唯有日復一日埋頭苦干,方能取得成功。因此,全社會都要樹立治霾必勝的信心和迎難而上的決心。這種信心和決心來自于黨中央、國務院對生態環保的高度重視,來自于一些地方改善空氣質量的成功實踐,來自于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和廣大公眾的關注和期待。
治理霧霾,改善環境質量,注定是一場硬仗。要想讓藍天白云永駐,唯有下定決心,出硬措施,啃硬骨頭,唯有眾志成城,齊心協力,共同行動,鍥而不舍,擼起袖子一起干、加油干,舍此別無他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