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源頭和過程控制;
二是末端治理;
三是資源能源綜合利用;
四是加強運行管理與監測監管。
主要體現:
一是引導制糖工業優化產業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
二是推動制糖企業技術升級改造,提高污染防治技術水平;
三是鼓勵創新,積極引領制糖工業未來污染防治技術的發展方向。
亮點:
一是更好地適應了制糖工業的發展要求;
二是為國家新的環保政策和法規的貫徹執行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全方位、科學系統地提出了制糖工業污染防治技術路線;
四是引領未來制糖工業污染防治技術的發展方向。
◆中國環境報記者郭薇
為防治環境污染,保障生態安全和人體健康,促進制糖工業生產工藝和污染防治技術進步,環境保護部近日發布了《制糖工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日前,環境保護部科技標準司有關負責人就這一技術政策的相關問題及如何理解、貫徹這一技術政策,接受了本報記者采訪。
記者:制糖工業污染防治應遵循哪些原則?
答:技術政策根據制糖工業污染的特點,遵循源頭和過程控制與末端治理相結合、綜合利用與無害化處置相結合的原則,采用先進、成熟的污染防治技術,減少廢氣排放,提倡廢水分類收集、分質處理、循環利用,提高固體廢物綜合利用水平,促進能源回收利用,加強環境風險防范。
原則一:源頭和過程控制
在原料進入生產過程前減少污染產生。采用低碳低硫、糖漿上浮等先進的生產工藝技術,減少硫磺、磷酸使用量。推廣使用高效、節能、節水設備,如無濾布真空吸濾機、全自動隔膜壓濾機、高效捕汁器、板式換熱器、噴霧真空冷凝器、變頻離心機、蒸汽機械壓縮機等,減少生產過程的能耗、物耗和水耗。應用噴射式自控燃硫爐、汽化旋風低溫燃硫爐等高效燃硫設備,保證生產安全衛生。推廣全自動連續煮糖技術,安裝自動控制系統對制糖生產過程進行優化控制,全面提高自動化水平,實現生產工況均衡穩定。
原則二:末端治理
制糖企業應通過末端治理保證污染物的穩定達標排放。工業鍋爐的末端治理應遵循鍋爐大氣污染防治的一般方法,減少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設置蔗渣輸送、堆放的防塵設施,有效抑制蔗渣揚塵。生產廢水分類收集后,應分別建立甜菜流送洗滌水循環系統、冷凝器冷凝水閉合循環系統、汽輪機冷卻水循環系統、鍋爐沖灰水循環系統及其他廢水循環系統,提高廢水循環利用率;回收利用甜菜制糖壓粕水以及加熱器、蒸發罐、煮糖罐的清洗用水,減少新鮮水量及外排水量;綜合廢水處理則采用生化處理為主、物化處理為輔的工藝技術路線。鼓勵采用低噪聲設備,對噪聲大的設備,采取消音、隔音措施,保證噪聲排放符合國家標準,為員工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末端治理的同時也要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二次污染。碳酸法濾泥應妥善貯存,安全處置,鼓勵發展更為經濟有效的回收利用方法;擁有糖蜜酒精、蔗渣制漿造紙車間(或分廠)的制糖企業,其產生的廢水、廢氣、廢渣應按照行業相應的標準要求進行處理,防止二次污染;糖蜜罐區周圍,應采取環境風險防范措施,設立圍堰、截污溝等;蔗渣堆場地面應采取排水、硬化防滲措施,避免地下水污染及發霉腐爛產生惡臭氣體。
原則三:資源能源綜合利用
固體廢物應根據市場及當地政策、環保要求,采取專業化、集中化的方式進行綜合利用,同時應加強風險防范。固體廢物的綜合利用方式包括:蔗渣宜作為鍋爐燃料及其他產品的生產原料;甜菜粕宜用于生產動物飼料;亞硫酸法濾泥宜主要用于生產肥料;最終糖蜜應根據產業政策及市場需求,用于集中生產發酵制品、飼料、肥料或其他產品;蔗渣鍋爐爐灰宜用作土壤改良劑回施耕地等。此外,還應回收生產過程產生的二次蒸汽及余熱,利用鍋爐煙道氣余熱作為熱源干燥蔗渣,以推進能源的綜合利用。
原則四:加強運行管理與監測監管
制糖企業的產排污水平,與企業的運行管理和環境監管水平密不可分。通過提高生產及污染防治過程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對企業的監管,可進一步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企業應建立健全生產設備及環保設施運行使用、維護管理制度,杜絕生產過程中跑、冒、滴、漏現象。應制定完善的環境應急預案,定期進行風險排查及應急演練。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應實行在線監測,噪聲污染源應有監測手段,生產裝置和環保設施應有完整的運行數據記錄并建立檔案。
記者:《技術政策》如何引領我國制糖行業生產工藝和污染防治技術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