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水環境領域綜合環境建設成為PPP新亮點,這類項目放大了體量,擴充了市場,但發生在其中的商業模式、績效考核、付費監管等方面的質變,政企雙方是否都做好了準備,還存在很大的疑問。
●一些大央企猛拿訂單,就是打算先拿到前面的投資回報,不考慮長期運營。因為后面運營維護利潤低,可以甩給政府。這樣后患無窮,對政府和公眾都是非常大的風險。
◆中國環境報記者 陳湘靜
開年沒多久,生態環保建設領域又傳來不少大型PPP項目簽約的消息。這股已經攪動環保行業格局的熱潮恐怕還將繼續升溫。但它給行業帶來的是持續生機還是短暫繁華,是經濟環境效益的雙贏還是會留下環境改善、企業經營上的隱患,不少冷靜的思考、中肯的建議已經開始在業內形成。
相比于幾年前單個的污水、垃圾處理項目,如今的生態環保PPP建設項目多為海綿城市、流域治理等綜合性大工程,動輒就是十億甚至幾十億元的投資體量。這類項目市場的打開,在給行業充分想象空間的同時,其在規劃設計、技術工程、運營經營、風險控制等方面的復雜性長期性,也帶給相關參與各方巨大的挑戰,更值得業界的重視和關注。
勿忘初心:提升環境公共產品供給水平是目標
政企合作過程中,不僅要讓專業企業擁有市場機會,讓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治理的能力也是題中之義
香港深圳灣污泥處理廠以其在優化環境方面的創新能力獲得了2015全球年度污水處理項目的大獎,這座公園式的處置設施曾給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新型城鎮化智庫主任諸大建留下深刻印象。
“項目建設標準非常高,投資超過50億元港幣,一開始我也以為是由企業負責投融資的那種BOT(建設—運營—移交)模式。”后來他了解到,項目100%由香港政府買單,從建設到運營,與專業企業簽訂了15年合同。“這個BOT項目實現了這一模式的本源,就是通過專業的設計、建設和運營,提升污染物處理處置的能力與水平,改善環境質量。”他說。
而令他思考并頗感遺憾的是,類似這樣的案例在內陸地區還不多。“我們的PPP基本上是為了地方政府解決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短缺和債務風險問題,少數水平高一點的項目是為了解決效率問題。而有些地方政府引入企業和社會投資時,甚至想的是少花錢辦大事。”
“缺錢是不少地方政府將基礎設施類環保項目外包的主因。”一位業內人士曾這樣戲稱PPP項目熱潮的成因。而從“十一五”的污水、垃圾處理等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到如今的海綿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流域綜合整治,市場在逐步開放,主體在不斷變化,但投融資一直是其中重要的驅動力量。
這股力量在推動產業市場繁榮的同時,也留下了不少遺憾和隱患。特別是在一些環境類政企合作項目中,資本、價格成為核心關注點,而項目本身的系統性、專業性和長期性沒有得到應有的充分重視,使得項目在建設、運行及穩定削減污染方面不盡如人意。
比如,在2010年前曾占主流的BT類項目(建設—移交,俗稱交鑰匙工程),就曾留下不少因工藝設計、建設質量等問題而不能正常運行甚至要推倒重來的處理設施;而進入BOT時代,低價競爭的風向也并沒有得到扭轉。
近一兩年來,一些污水、垃圾項目的報價一路走低,抱著“先拿下項目然后調價”想法的企業不在少數。而更值得警惕的是,少數企業是在穩定運行、污染處置方面鉆空子、降成本。一位業內人士就曾告訴記者,如果垃圾焚燒廠要把飛灰和滲濾液都合法合規處置,很多項目的報價根本不夠。
除了低價偏好,不少地方政府而對PPP中“合作”部分的忽視,近年來令不少真正想做好項目的企業頗為頭痛。在污水垃圾處理等很多項目中,有不少比投融資、建設更為關鍵的問題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如選址規劃、管網建設、污水垃圾收集等。對此,一些地方政府卻有些“甩包袱”思想,不主動工作,不積極配合,導致項目建設、運行多有不順。
近年來,在一些經濟發達地區,也有越來越多優秀的污染治理項目不斷涌現,無一不是地方政府和企業理性、專業合作的結果。一些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特別是地方政府對合理支出和有效監管的重視和到位,是重要的推動力。“政企合作的過程中,不僅要讓專業企業擁有市場機會,讓地方政府提高公共治理的能力也是題中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