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小組討論間隙,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周建接受媒體采訪。 中國環境報記者王亞京攝
中國環境報記者童克難北京報道 “2016年,我國在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建設和環境保護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全國政協委員、環境保護部原副部長周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劃定生態紅線、自然資源核算和離任審計、中央環保督察、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管、排污許可改革等一系列重要的體制機制改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令人印象深刻,生態文明建設領域改革的深化,將對經濟社會的發展起到重大的積極影響。
“從具體工作角度來說,水、大氣、土壤等方面的工作穩步推進。”周建表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公眾對于環境質量改善的訴求也變得更加強烈,環保部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環境質量正在逐步改善。
對于當前環境保護的重點任務,周建表示,既要認識到改善環境質量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又要強調重點領域的工作任務和目標。要抓住這個歷史機遇,既要打好持久戰,更要主抓攻堅戰。
在大氣環境治理方面,周建表示,要重點抓好城鄉接合部和農村散煤的治理。要科學規劃,分步推進。做好農村的煤改氣、煤改電,就要將天然氣管網的建設、優質煤的替代、電量的供應、建筑保溫性能等問題統籌考慮。同時,政府要做好經濟核算,給予相應的補貼。
在黑臭水體的治理方面,周建表示,要在“不欠新賬”的前提下努力“還舊賬”。“對于良好水體,要加大保護力度,同時對于已經污染的黑臭水體,要抓緊時間治理。”
周建表示,對于水環境的保護和治理,要強化科技研發,推廣應用適合國情的污染治理技術,全面實施污染物排放許可和排污主體的全面達標制度,并大力倡導全社會節約用水。
“要把精準扶貧和環境保護工作結合得更加緊密。”在周建看來,農村環境保護是另一個工作重點。“事實上,偏遠貧困的地區,往往生態環境質量也比較好。不能重復鄉鎮企業‘處處點火’‘村村冒煙’的老路。”他表示,要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就要建成生態良好、經濟穩定、群眾滿意,并有著歷史和文化傳承的鄉村美好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