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舍河濕地公園鳳翔段樹島鳥瞰。
美舍河濕地公園施工現場。
工人在指揮挖掘作業。黃一笑攝
2017年的春天,在很多海口人的眼里,是從美舍河的復活開始的。
最先復活的是沿線泥土,脫去混凝土,露出棕色的皮膚,自在呼吸。然后是岸邊的苦楝樹、紅樹,扎下根,在春風中展顏。再是水中的苦草、狐尾藻,倔強生長。水中的魚引來了鳥,河水活了,流水生風,給城市帶來靈氣。
幾年前,美舍河還是條臭水溝,去年年底起,海口將水體治理融入生態修復,以環境提升促進城市更新。最新檢測數據顯示,美舍河水體透明度、溶解氧、氧化還原點位、氨氮4項指標全面達標,市民們不再捂著鼻子跑過,而是帶孩子來到水邊,說:“看,有魚。”
以省域多規合一為突破口,從岸上根治水污染
美舍河全長16公里,縱貫海口南北,流經美蘭、瓊山、龍華三個區,水域面積約68萬平方米。上世紀90年代開始,污染逐步侵襲了河道。在美舍河鳳翔段,70歲的海口市民鄭志壯說,“2000年后,這里經常會出現大片死魚,沿岸居民都不敢開窗。”
“優質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海南最大的本錢。”海南省委書記劉賜貴在2015年任省長時調研指出,要集中時間、力量開展水污染治理,努力解決好城鎮內河(湖)水污染問題。
水中的污染根子在岸上,久治難愈的臭水溝,從何下手?最大的難點,在美舍河上游的安德園小區門口。兩個污水直排點日排近2萬噸,正常情況下,只要2.3公里管道就可以將這些污水接入相應處理管道,但污水處理需要有泵站引入排污管道,而泵站不在規劃中,建在哪里都成問題,解決起來特別費勁。
2015年,根治的契機出現了。海南推進“多規合一”,治了規劃打架的老毛病。海口市隨之在2016年底出臺方案,先處理了規劃綠地和停車場打架的問題,又在小區門口不到100平方米的作業面上找到了建泵站的空間。精細施工不到兩個月,兩個排污口就治住了。海口市還對美舍河沿岸錯接偷排的管道一個個改正,優化污水廠布局,并清理養豬場和養鴨場,減少面源污染。
此外,海口還將所有涉及水務治理的部門集納到治水辦,實現了各自為政到“一龍治水”的轉變。機制轉變,讓美舍河治理更加順暢。
山水林田湖綜合整治,水質、生態修復見成效
北京大學建筑與景觀設計學院院長俞孔堅認為,生態治水要從源頭滲蓄、水質凈化、生態修復、技術模塊的整合應用等方面綜合施策。
在美舍河國興段,施工單位桑德公司項目經理劉勤港告訴記者,根據水務專家施工方要求,拆除混凝土岸線、沿線市政管道施工、棧道鋪設、紅樹林種植要同時進行。對此,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分院資源能源所副所長王晨解釋道:“只有土歸土,樹歸樹,生態一體修復,才能讓水體恢復自凈功能。”美舍河治理與其參加的其他項目比,“最大的特點在于山水林田湖綜合整治生態修復。”
日前,在鳳翔示范段,記者看到,濕地梯田基田已完成,美舍河污水得以一級一級凈化。園林工人正在補種原生態水草和當地樹種,城市里少見的小白鷺、棕背伯勞、白頭鵯等也開始出現。
水綠同治,增加城市綠道
為防止河流治了污、污了治,海南將全面推行河長制,海口將對治好的河流和濕地推動地方立法保護。治好的綠水青山還將與城市更新結合起來,水綠相長。海南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張琦說:“城市的發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為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但是,盡管海口依江擁海,水脈貫通,人均公園面積只有9.3平方米。對此,設計專家介紹,海口下一步要把綠道配上去,結合棚戶區改造把城市公園配上去,結合交通疏堵把道路景觀提上去。
“家門口有公園,公園里有濕地,灘涂上有菜地,我們的幸福感要爆棚了。”家住美舍河邊的市民李范琴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