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當你把生活垃圾仔細分成廚余、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并分別投放到規定的不同顏色垃圾桶里,結果環衛車一來,三個桶里的垃圾倒在一起拉走了……
國家環境特邀監察員、北京市政府參事王維平說,我國鼓勵垃圾分類已多年,但仍未擺脫“做秀”“擺樣子”之嫌。因為垃圾分類并非看起來那么簡單,前端分類還需要后端的回收、利用和處理來配合。
這種“擺樣子”“做秀”式的分類,顯然無法解決垃圾減量、處理利用。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轉發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的通知,要求46個城市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2020年底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機關和企事業單位
46城市明確責任人強制分類
《方案》提出,到2020年底前,一些重點城市的城區范圍內先行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這些城市一是直轄市、省會城市和計劃單列市。這意味著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及大連、青島和深圳等都在其中;二是住建部等確定的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包括河北邯鄲、江蘇蘇州、山東泰安、湖北宜昌等。
46城市的黨政機關,學校、科研、文化、出版、廣播電視等事業單位,協會、學會、聯合會等社團組織,車站、機場、碼頭、體育場館、演出場館等公共場所管理單位及賓館、飯店、購物中心、超市、農貿市場、商鋪、商用寫字樓等企業負責對其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強制”分類。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徐海云說,生活垃圾分類是系統工程,實際操作需“先易后難”,循序漸進。“方案”提出的城區和主體范圍,就是本著這個步驟來推動的。“公共機構與企業為主體范圍有利于率先突破”,易腐垃圾在單位食堂、賓館、飯店、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等單位更便于收集。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也認為,在公共機構和企業先行推動垃圾強制分類,公共機構和企業責任人明確,組織動員能力強,任務好落實,效果好考核,這樣可解決在居民中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時執行難等問題。“公共機構和企業示范起帶頭作用,引導居民逐步養成主動分類的習慣,相對來說可操作性更高些。”
居民
建立“綠色賬戶” 可兌換積分獎勵
2000年6月,北京、上海、南京等8城市被確定為垃圾分類收集試點,但這么多年過去,分類似乎并沒有大的進展。
江蘇省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副處長何晟說,生活垃圾分類,就要改變居民的習慣,要么有正面引導,要么有強制的懲罰。除廣州、南京等少數城市外,目前很少有城市對居民不分類進行處罰的法規。即使有法規,分類涉及每個家庭,居民普遍有“法不責眾”心理,實際處罰方面也面臨取證難、執行難等問題。
為此,《方案》明確,要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完善垃圾處理收費制度。
具體到城市居民而言,通過建立居民“綠色賬戶”“環保檔案”等方式,對正確分類投放垃圾的居民給予可兌換積分獎勵。鼓勵居民和社區對“干垃圾”深入分類,將可回收物交由再生資源回收利用企業收運和處置。有條件的地區可探索采取定時定點分類收運方式,引導居民將分類后的垃圾直接投入收運車輛,逐步減少固定垃圾桶。
環保企業
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垃圾收集和處理
《方案》在“強制分類要求”里提出,實施生活垃圾強制分類的城市要結合本地實際,2017年底前制定出臺辦法,細化垃圾分類類別、品種、投放、收運、處置等方面要求;其中,必須將有害垃圾作為強制分類的類別之一,再選擇確定易腐垃圾、可回收物等強制分類的類別。
有害垃圾主要品種包括廢電池、廢熒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廢藥品及其包裝物,廢油漆、廢殺蟲劑、廢膠片等。以前關于廢電池、廢熒光燈管等是否該納入危險廢棄物存在種種爭議。根據《方案》,這些都將納入“有害垃圾”。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有害垃圾單獨收集是短板。”徐海云說,上述3類垃圾分類收集已“與國際上先進的國家基本一致”。但我國首要問題是做好銜接,即可回收物分類與再生資源回收的銜接;有害垃圾分類與危廢處理的銜接;易腐或廚余垃圾分類與生物質資源化利用的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