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日前完成了對天津、山西、遼寧、安徽、福建、湖南、貴州等7省(市)進駐,有力推動了各地落實新發展理念、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通過督察,各級黨政領導對“黨政同責”理解更加深入,相關部門對“一崗雙責”認識更加到位,行業企業對環保責任履行更加自覺,公眾對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獲得感不斷提升。督察期間,中國環境報7路記者組成專題報道組,全程跟蹤采訪。中國環境報今起刊發“我在督察一線”系列報道,集中關注黨委政府、相關部門、相關企業和人民群眾對督察的理解和認識。
◆中國環境報中央環保督察報道組
作為“一把手”,地市級的書記、市長平時非常忙碌,對他們進行采訪,很多時候需要“見縫插針”,有時甚至需要“圍追堵截”。
然而,對于中央環保督察這個話題,他們愿意談,主動談,有時甚至為此推掉下一個議程。
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進駐期間,7省(市)10位黨政“一把手”接受中國環境報中央環保督察報道組獨家專訪,談當地黨政環保履責情況,談對“黨政同責”的認識,談對中央環保督察的理解。
談及環保履責,他們坦言有差距
在地市層面,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突出環境問題,接受中國環境報專訪的10位市委書記、市長所在的貴州貴陽,安徽蕪湖、銅陵,山西呂梁,湖南張家界、邵陽,遼寧沈陽、撫順,福建寧德也不例外。
作為一方主政者,被問及轄區突出環境問題時,接受中國環境報專訪的10位地市級黨政“一把手”回答起來條理都很清晰,而且也很坦率。
綜合來看,9市存在的突出環境問題,涉及污染防治工作推進滯后、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相關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等,不一而足。
這些問題存在時間長,影響范圍廣,涉及主體多,需要投入大,解決難度大,群眾反映強烈,自然也成為中央環保督察的關注重點。
在市委書記潘朝暉看來,安徽蕪湖最突出的環境問題在于水:一是“喝水”,水源地保護的問題;二是“污水”,黑臭水體整治任務重。
“繞不過去、躲不過去、拖不過去。”潘朝暉說,問題不暴露,是解決不掉的,要把問題亮在百姓面前,亮在督察組面前。
在市委書記李正印看來,山西呂梁最突出的環境問題在于大氣,兩年內因大氣污染問題被環境保護部約談兩次。
李正印說,呂梁產業結構重,污染排放大;城鎮化水平低,城中村、城邊村散煤采暖面積大;“小散亂污”企業環保意識不強,逃避監管。
……
抽絲剝繭,追蹤覓源。導致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的原因,既有歷史的,也有現實的,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
對此,接受中國環境報專訪的“一把手”都談到了主觀原因,主要是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環保責任認識不到位、重視不到位、履行不到位。
在福建寧德市市長郭錫文看來,除了客觀原因,有些問題反映出一些地方對“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認識還有些模糊,部門之間對環保工作任務不太明確,職責邊界不夠清晰,職責履行沒有全面到位。
在湖南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看來,一些干部發展理念落后,有些地方和部門還沒有真正地履行好本單位的職責,不同程度上存在監管不力、執法不嚴的現象。
在湖南張家界市委書記虢正貴看來,環境問題的存在,既有客觀原因,又有主觀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主觀原因,是黨委、政府的責任。部分歷史問題,也是由于職能部門長期不重視、不及時作為造成的。
他們對于問題產生原因的這一分析,在此次中央環保督察期間得到了驗證。
數據顯示,僅在第三批中央環保督察進駐期間,7省(市)就約談6079人,問責4018人,其中黨政領導干部占了相當大的比例。
的確,對于一些突出環境問題,過去有些地方不舍得投入,有些領導下不了決心,能放就放,能緩就緩,能拖就拖。結果,小問題成了大問題。
對此,邵陽市委書記龔文密深有體會,他說,過去,對于環境問題,一些地方黨委政府抱著拖一拖、放一放的思想,可能就先放到那里了。
他告訴記者,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后,通過“督黨委”“督政府”,環保壓力層層傳導。現在,大家形成了共識,環境問題早晚必須解決,久拖不決后遺癥更大,與其等人拿板子敲著你做,不如自己主動早點做。
輿論注意到,在中央環保督察推動下,很多問題短時間內得到了解決,也說明雖有客觀困難,但只要真正重視,問題并不是解決不了。
談及黨政同責,他們直言須強化
“黨政同責”是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的重大決策部署,其落實情況也是中央環保督察重點關注的核心內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