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環境保護部網站獲悉,由環境保護部、農業部、交通運輸部共同編寫的《2016中國近岸海域環境質量公報》(以下簡稱《公報》)近日由環境保護部統一發布。《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近岸海域總體水質基本保持穩定,水質級別為一般。
監測結果表明,2016年,全國近岸海域優良點位(一、二類)比例為73.4%,水質級別為一般,水質基本保持穩定,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全國入海河流斷面Ⅰ~Ⅲ類水質斷面比例為46.8%,主要超標因子為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全國直排海污染源污水排放總量為65.7億噸,主要超標因子為總磷、化學需氧量、氨氮、懸浮物、五日生化需氧量和總氮。我國海洋天然重要漁業水域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海水重點增養殖區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化學需氧量。國家級海洋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化學需氧量。
《公報》顯示,2016年,全國近岸海域環境監測網共對417個近岸海域國控環境質量點位、192個入海河流國控斷面、419個污水日排放量大于100立方米的直排海污染源、27個海水浴場進行了水質監測,對部分重要河口海灣進行了生物及沉積物監測;全國漁業生態環境監測網對黃渤海區、東海區、南海區的40個重要魚、蝦、貝、藻類的產卵場、索餌場、洄游通道、保護區及重要養殖水域進行了監測。
通過對四大海區近岸海域水質狀況進行調查發現,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與上年相同,優良點位比例為72.8%,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黃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與上年相同,優良點位比例為89.0%,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東海近岸海域水質差,與上年相比好轉,優良點位比例為44.3%,主要超標因子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與上年相同,優良點位比例為87.9%,主要超標因子為pH、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
9個重要海灣中,與上年相比,遼東灣和珠江口水質好轉,閩江口水質變差,其他海灣水質基本保持穩定。
《公報》顯示,全國61個沿海城市中,茂名、惠州、揭陽、北海、防城港、三亞、臨高、昌江、陵水、瓊海、儋州、文昌、萬寧、東方、三沙、洋浦和樂東17個城市近岸海域水質優;莆田、珠海、江門、湛江、汕尾、唐山、秦皇島、海口、澄邁、鹽城、大連、丹東、營口、葫蘆島、青島、煙臺、濰坊、威海、日照、濱州和中山21個城市近岸海域水質良好;福州、廈門、泉州、漳州、汕頭、欽州、連云港、盤錦、東營、天津和潮州11個城市近岸海域水質一般;寧德、陽江、南通、錦州、溫州和臺州6個城市近岸海域水質差;深圳、滄州、上海、寧波、嘉興和舟山6個城市近岸海域水質極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