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近日印發《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以下簡稱名錄),為進一步推動落實排污許可制,到2020年實現固定污染源“一證式”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礎。
排污許可制是依法規范企事業單位排污行為的基礎性環境管理制度,環保部門通過對企事業單位發放排污許可證并依證監管,推動企業加強環保工作,進而促進改善環境質量。我國原有的排污許可制度始于20世紀80年代,實踐中雖然取得一些成效,但總體看,由于排污許可制定位不明確,企事業單位治污責任不落實,一些地方環保部門依證監管不到位,使得這項管理制度效能難以充分發揮。
在此背景下,為進一步推動環境治理基礎制度改革,改善環境質量,根據《環境保護法》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等的要求,2016年11月國辦印發《控制污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方案的通知》,環境保護部隨后出臺《排污許可證管理暫行規定》。至此,我國的排污許可制改革邁出實質性一步。
此次名錄的發布,更是將這項改革進一步細化,及時回應了當前推進排污許可制亟需明確的緊迫問題:實施排污許可管理的范圍、按行業推進的步驟、各排污單位應該持證排污的最后時限以及排污許可分類管理要求??芍^易理解,易把握,易操作,也體現了環保系統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真細實快的作風和精神。
名錄要求嚴,哪些行業和工序必須納入排污許可管理,什么時間節點必須取得排污許可證,名錄都有嚴格規定,如果做不到,將按無證排污進行處罰;名錄敢較真,在編制過程中,名錄按行業認真分析了2014年環境統計年報數據,針對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粉)塵、化學需氧量、氨氮等5個總量指標,篩選出各污染物總產生量和總排放量約占前80%的行業作為重點行業,納入管理,數據求真才能確保工作有效;名錄管得細,按照排污單位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和環境危害程度不同,名錄將排污單位分為重點管理和簡化管理兩類,向精細管理要環境質量改善;名錄實打實,在制定過程中已考慮與技術規范制定計劃相配套,并按照簡單實用原則,明確今后需要制定47個排污許可相關技術規范的要求;名錄出臺快,在新排污許可證換發還在緊鑼密鼓推進的時候及時發布,可有力推動排污許可制改革落細落實。
當前,排污許可制改革是環保領域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名錄的及時公布,為進一步完善排污許可制度體系建設,推動“十三五”期間排污許可證核發與監督工作提供了依據和工作方向。干好這件大事,需要環保系統上下快速反應,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統籌謀劃,早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