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海市全面推進單位生活垃圾強制分類,全市公共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將逐步實現“不分類不收運”,此舉推出已有一段時日,相關單位執行如何?記者日前走訪了上海一些開展試點的企業和單位,一探究竟。
專設了分揀員,管得住自己管不住客戶
位于長寧區中山西路上的宏匯國際廣場進駐了眾多企業,4000多人在大樓內辦公,按理說應該有很多垃圾產生,然而令人驚奇的是,垃圾產生量竟然很少,每天人均產生600多毫升的垃圾,體積連兩個易拉罐都不到。
能做到垃圾量如此少的緣由,就是垃圾強制分類做得到位。廣場管理方專設了兩名分揀員,他們每天在集中垃圾的廂房內工作,將易拉罐、塑料瓶、硬板紙等可回收垃圾盡可能地分揀出來,然后循環利用,整個廣場的垃圾產生量一舉減少了近兩成。
但廣場的垃圾分類工作也并非盡善盡美,在廣場內的數層電梯間,管理方的工作人員隨機翻查了6個垃圾桶,除了1個廚余垃圾桶內只有哈密瓜皮分類正確,其余5個垃圾桶內投放的垃圾分類均有誤。比如,在可回收垃圾桶內,就出現了茶葉殘渣和充氣塑料膜。
廣場管理方有關人士坦言,廣場的垃圾分類做得好,主要歸功于分揀員的辛苦。但是要廣場內各企業的員工主動做好垃圾分類,現階段似乎很難做到。
記者觀察到,在員工使用頻次較高的茶水間和廁所內的垃圾桶,垃圾混裝現象更嚴重。大樓的有些企業禁止員工在辦公室內吃東西,員工就跑到茶水間里吃,垃圾桶里就有了剩飯剩菜、外賣盒、餐巾紙等混在一起,根本談不上分類。
有關人士表示,廣場管理方很樂意擴大強制分類的范圍,擴展到所有員工。但如果沒有監管部門強有力的執法來規范,僅靠管理方要求入駐的企業和員工做到垃圾分類,效果不會理想。
不分類不收運,倒逼企事業單位做好垃圾分類
相對人員結構復雜的商場、樓宇,目前來看,上海的企事業單位全面實現垃圾強制分類的成功率會更高。“我們面對的都是自己的員工,在垃圾分類上完全可以提出比較嚴格的要求。”上海一家企業有限公司總務課課長劉先生表示,企業的垃圾強制分類已十分成熟。
在這家企業內,兩層樓的辦公區域每層只有1組4只垃圾箱,分別對應4種分類;7幢車間每幢只有2組8只垃圾箱,所有垃圾只能定點投放。
劉先生表示,垃圾箱的距離產生“美”,由于扔起來不方便,員工會下意識地減少垃圾產生量;實在要扔,每次都要走上一段路,會產生“既然都走到這里,索性好好分類”的心理。他透露,每個垃圾桶都有編號,如果在清運時發現哪個垃圾桶的垃圾混放問題嚴重,所對應部門就要在管理層的微信群里被點名,整個部門絕對會“羞愧難當”。
倒逼企業實現垃圾強制分類,“不分類、不收運”也是關鍵。上海市松江區綠化市容局環衛科科長顏玉祥介紹說,目前松江有近千家企事業單位正試點“不分類、不收運”,在溫度高的夏天,如果因為垃圾分類不好,導致廚余垃圾被拒絕收運,氣味將十分難聞,在這樣的環境下工作簡直是煎熬,因此對企業的倒逼效果明顯。
要保證“不分類、不收運”的模式有效運轉,收運單位能否有效履行監督垃圾分類的責任是關鍵。
松江區采用了價格杠桿促使收運單位做好監督者的角色,顏玉祥舉例說,公司的工業垃圾收運處置費用接近900元/噸,相比生活垃圾的收運處置單價高出許多,在這樣的價格機制下,收運單位自然希望高價值的工業垃圾越多越好,對于分類不好而摻雜了工業垃圾的生活垃圾則是“零容忍”、不收運。
新聞分析
生活垃圾緣何分類難?
本世紀初,上海被確定為全國8個垃圾分類收集試點城市之一。多年來,上海在垃圾治理上投入不小,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離成為全體市民的自覺行為,尚存不小差距。
垃圾分類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不會分”。在上海多個已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中,幾乎沒有小區將垃圾桶分為“干垃圾”“濕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四類,而是將垃圾桶直接分為“干”“濕”兩類,還有一些小區仍然采用“廚余垃圾”“有機垃圾”等早已“過氣”的分類標準。
家住浦東新區的劉阿姨介紹她分類的“獨家秘訣”:濕漉漉的就是濕垃圾,干巴巴的就是干垃圾。其實這并不正確,不少市民也像劉阿姨一樣曲解了干垃圾和濕垃圾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