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部長李干杰近日在京主持召開環境保護部2017年第三次部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農用地土壤環境管理辦法(試行)(草案)》。會議指出,良好的土壤環境是農產品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人居環境安全的重要基礎。要加強與農業等部門的分工合作,形成推進農用地土壤環境保護工作合力。
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是保護農用地土壤環境的重點之一。本版為此特刊發相關地方經驗報道,以饗讀者。
在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保國的朋友圈里,有一則被刷爆了的微信。照片里,潮濕的黑土地上鋪著一層厚厚的秸稈,玉米迎來大豐收。照片上配有“雨后梨樹站”5個字。不少李保國的朋友表示驚訝:為什么農田種植采用空一行、種一行的方式?
李保國解釋說,這是吉林省梨樹縣采用的輪作免耕“梨樹模式”的一種方式。梨樹縣是吉林省四平市下轄縣,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地處松遼平原腹地,有“東北糧倉”和“松遼明珠”的美譽。隨著對土地資源高強度的利用,黑土地退化十分嚴重,土壤變得貧瘠、肥力下降,疲憊不堪。“梨樹縣是農業大縣,如何讓黑土地在不影響生產能力的情況下恢復活力,促進土壤環境保護與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成為一項重要課題。”李保國說。
“一直以來,糧食產量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品種的更新、化肥與農藥的高投入,但產量增加的幅度卻呈現逐漸減小的趨勢。”梨樹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站長王貴滿告訴記者,干旱、地力下降和傳統耕作方式也是導致土壤健康受影響的主要原因。
為了讓土壤恢復健康,2007年,縣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與中國科學院等農業科研院所合作,在縣里建立起保護性耕作研發基地——玉米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試驗田。
如何種?
“從保護土壤的角度講,秸稈是很好的養料。”王貴滿介紹,當玉米豐收后,采用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分3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為秸稈全覆蓋;第二階段為秸稈覆蓋寬窄行種植;第三階段則將秸稈條帶覆蓋。
秸稈還田并不新鮮,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家,農民大多采用秸稈還田的方式處理秸稈。“這些國家采取少耕、休耕等保護性耕作技術來涵養土壤。”李保國表示,“長時間的休耕可以使秸稈在田里得到充分有效的分解。秸稈覆蓋免耕栽培技術則體現了讓土地休耕的思想。”
休耕不是讓土地荒蕪,而是讓其“休養生息”,用地養地相結合來提升和鞏固糧食生產力,既可以讓疲憊的耕地修養生息、恢復生態,又可以通過改良土壤,增強農業發展后勁,實現真正的“藏糧于地”。
但是,歐美國家農業機械化發達、耕種土地規?;?,它們的休耕方式不適宜我國國情。梨樹站研發的技術既借鑒了發達國家的方式,也結合了我國國情。在還田時,注重“寬窄行”的栽培模式。即在傳統的均勻壟基礎上,3壟為一個組合。第一年,在一個組合中按不大于原來的壟距播種兩行(壟)、空一壟(行),形成窄行、寬行模式,窄行距一般為50~60厘米,寬行距一般為120~130厘米,窄行、寬行交替進行;第二年在上一年的寬行中播種窄行;第三年在第一年的播種位置播種。
效果怎樣?
實踐證明,采用寬窄行種植,既讓土壤得以輪休,糧食也不會減產。同時,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得到提高,因土壤肥力增加,化肥使用量降低,節本增效明顯。據連續多年測定,土壤有效水量供給增加50mm左右。連年秸稈覆蓋還田,土壤有機質呈遞增趨勢。有機質積累主要在表層,全秸稈覆蓋免耕5年后,0~5 cm土層的土壤有機質可以增加20%左右,5cm以下土層土壤有機質也逐漸升高。
在免耕秸稈覆蓋技術田塊,每平方米蚯蚓的數量最多時增加到120多條,是常規耕作的6倍。王貴滿欣喜地表示,正是大量蚯蚓的活動,使保護性耕作條件下的土壤有著良好的孔隙度,土壤不至于太過堅實,疏松的土壤才是健康的土壤。
李保國告訴記者,由于秸稈中的養分回歸土壤,土壤中全氮、全磷、全鉀以及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鉀均會有不同程度的增加。秸稈覆蓋全免耕5年后的地塊,每年可比現在耕作方式減少化肥施用量20%左右,仍然保持糧食穩產高產。在梨樹鎮高家村10年的定位試驗中,盡管減少化肥使用量20%,糧食的平均產量依然比不采用這一技術的地方高出5%~10%左右。
梨樹鎮康達農機合作社的試驗基地連續5年每年少施20%化肥,糧食照樣豐收。村民高興地表示,以前為了確保糧食產量,不得不大量增肥。盡管如此,土壤越發貧瘠,最后形成惡性循環。
李保國告訴記者,在防治農業面源污染的政策導向下,新技術的采用有利于減肥減藥,是保護耕地質量的一大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