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從發展理念到制度建設、再到實踐檢驗,正廣泛而深刻地改變著經濟社會發展面貌。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資源生產率不斷提高,環境質量逐步改善,生態系統退化勢頭得到遏制,通過堅定不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要步伐。
(一)生態文明建設成就不僅表現在數據上,也能為居民所感受
空間格局逐步優化。按照人口資源環境相均衡、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我國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和自然岸線格局。強化土地用途管制,劃定并嚴守生態紅線。國土資源部發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辦法》,加強和規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管理,嚴格保護耕地,促進節約集約用地;嚴格執行城鄉建設用地管制邊界和管制區域,嚴禁在限制和禁止建設區內安排建設項目。產業布局向園區集中,以便接近原料、接近市場或配套生產,企業集群、生產集聚,提高了發展集約程度。推進國家公園體制改革,減少了現實中存在的“九龍治水”現象;符合生態文明理念的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消費模式以及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布局初步形成,體現了“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要求。
資源效率不斷提高。實施工業綠色發展戰略,加強產業上下游間銜接與耦合,推進工業集約發展。重污染、高消耗項目被拒之門外,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分享經濟、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層出不窮,并匯聚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動力和增長點。全國各地積極推動資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轉變,強化節能節地節水準入管理。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變廢為寶,效仿食物鏈,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城市礦產、再制造、園區循環化改造迅速推進,大幅降低了能源、水、土地消耗強度。據國家統計局研究,與2012年相比,2015年全國資源產出率提高20.9%,單位GDP能耗下降13.4%,資源消耗強度指數提高24.0點。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為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態環境質量是關鍵。“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陸續出臺,“史上最嚴”的新環境保護法開始實施,監督力度不斷加大,環境質量總體改善,并表現在以下方面:
——天在變藍。壓減燃煤、淘汰黃標車、整治排放不達標企業;抑塵、治源、禁燃力度前所未有。為保衛藍天,環保部啟動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環保督查,調集5600名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8個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環保督查。28個城市排查出環保不達標“散亂污”企業5.6萬余家。與2013年相比,2016年京津冀PM2.5平均濃度下降了33%、長三角下降了31.3%、珠三角下降了31.9%。
——水在變清。嚴守水資源開發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水利部對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新增項目,不辦理新增取水許可和入河排污口設置等手續。強化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嚴格保護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推進入河、入海排污口科學布局,整治城市黑臭水體,開展地下水污染綜合治理,實施河湖內源污染治理,“河長制”成為水環境保護的有益探索,大多數城市河道開始變清。
——地在變綠。國家林業局組織實施十大生態修復工程,構筑十大生態安全屏障,發展十大綠色富民產業;118個城市建成“國家森林城市”。5年來,我國治理沙化土地1.26億畝,恢復退化濕地30萬畝,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人進沙退”的根本轉變。選擇生態基礎較好的福建、貴州、江西三省作為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塞罕壩是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生動范例,伴隨百萬林海的誕生,展示了塞罕壩人攻堅克難、苦干實干的奮斗精神,體現了我們黨艱苦創業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
綠色消費成為優先選擇。綠色發展理念深入人心;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成為展現我國良好形象的發力點。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開展光盤行動、推廣節能家電、資源回收、減少一次性餐具等的使用,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正在形成。過度消費和用后即扔的不良習慣在改變,環保志愿者越來越多;分享經濟、綠色消費、低碳出行成為居民的自覺選擇。新能源汽車以自身優勢,成為城市居民出行的“新寵”。環保部開通“12369”環保微信舉報平臺,拓寬了公眾參與渠道和范圍,生態文明建設的良好風氣和社會氛圍初步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