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山西省中部的太原市是我國最早進行煤炭開采和利用的地區之一,上千年來,這里的人們以煤取暖,家家生火,戶戶冒煙。然而,今年冬天,這座老煤城卻要告別上千年的散煤取暖史,實現市區內戶戶禁煤的目標。
這座老煤城為何要“禁煤”?禁煤如何禁、老百姓用什么采暖?全面禁煤之后效果如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老煤城遇上新難題
作為煤炭大省山西的省會,太原是不折不扣的“老煤城”。史料記載,早在隋唐時期,這里就開采煤炭用作燃料,是國內最早進行煤炭開采和利用的地區之一。由于煤量豐富、煤種齊全,新中國成立后,太原市成為全國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
煤炭給這座城市帶來繁榮,也帶來了煩惱。如今已在太原定居的張毅還記得,十多年前的冬天第一次到太原,常能看到冒黑煙的煙囪,空氣總是灰蒙蒙的,還有嗆人的煤煙味。“白天開著窗,下班回去發現窗臺上一層灰,黑色的灰。”他回憶說。
近年來,隨著全社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和國家對大氣污染問題的日益重視,煤城太原也開始了艱難的“治氣”之路:關停污染企業、拆除燃煤鍋爐、覆蓋集中供熱管網、建設長距離輸熱管道……
治理效果不斷顯現,但煤煙型污染問題依然突出。2016年,盡管太原市二氧化硫年均濃度已連續三年同比下降,但在全國74個重點城市中仍高居首位;特別是冬季采暖期,二氧化硫濃度甚至達到京津冀13個城市平均水平的3到4倍、是北京的10倍以上。
太原市環保局局長竇力奮表示,造成冬季采暖期大氣污染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市周邊農村和城中村等處的散煤燃燒,因此,大力治理散煤污染,實現全市“去煤化”,是太原市改善大氣環境質量的治本之策。
為此,太原市在采暖季到來之際發布史上最嚴“禁煤令”:從10月份起,太原市區范圍內除太鋼、大唐太原第二熱電廠等個別企業和燃煤熱源廠外,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銷售、運輸和燃用煤炭。
一紙“禁煤令”,意味著煤城太原即將與延續上千年的散煤取暖歷史作別。
氣電替煤全城動員
冬季將至,太原市晉源區赤橋村村民任利生沒像往年一樣早早囤起煤,他說,過去用的燒煤小鍋爐已經徹底拆除了,家里新裝上了空氣源熱泵,只要一通電就能采暖,別提多方便了。
任利生說,雖然是“鳥槍換炮”,自己卻沒花多少錢,總價2萬多元的電采暖裝置,只掏了不到2000元,其余都由政府補貼。“等采暖期開始以后,政府還有補貼電價,算下來費用比燒煤還要便宜哩!”
為解決禁煤后的采暖問題,太原市決定對市區范圍內348個農村、城中村的13.4萬戶實施煤改電、煤改氣工程,并對改造產生的一次性投資和采暖期運行費用進行補貼。為此太原市投入一次性財政補貼16.73億元,并確定今后每年補貼3億元以上。
竇力奮介紹說,所有實施清潔供暖改造的村莊都要求“一清二拆”,即清存煤、拆鍋爐或火爐、拆煤灶,以確保禁煤效果,在此過程中給予群眾適當補償,保證群眾利益不受損。
在改造推進中,太原市各縣區組織干部包鄉包村,為村民們細算經濟賬、便利賬和環保賬,贏得群眾支持,自覺自愿改造。太原市還通過將散煤治理納入考核、黨政主要領導帶隊督導等措施,層層加壓,在全市形成了比學趕超的干事氛圍。
截至目前,短短半年時間里,改造工作已基本完成,市區燃煤鍋爐基本實現清零。
“我們的企業在國內很多城市承擔了煤改電工程,太原市的改造力度和速度是很少見的,說明政府在清潔供暖改造上真正做了大決心、下了硬功夫。”承擔了改造項目的杭州真心熱能電器有限公司項目經理邢超說。
“天藍了,村美了,省事兒了!”
“從前一到這會兒,村里就有不少人家開始點爐子了,尤其是天快黑的時候,村里就嗆得不行。”回想從前,太原市尖草坪區南下溫村的荊引弟感慨良多。“現在可好了,大伙兒都用上了燃氣壁掛爐,村里再也不用烏煙瘴氣了。”
除了空氣變好,村里的環境也好了。從前家家戶戶燒爐子,房前屋后不是煤就是渣,刮起風來灰土漫天飛,如今再看村里,大街小巷不見爐灰,不見煤面,雪白的外墻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耀眼。
最讓荊引弟高興的還是“省事兒了”。“以前家里四個土爐子,晚上得等11點以后封了火才能睡,早上5點又得起來捅開火,白天還得搗炭、掏灰、倒渣,一天到晚自己就像個‘鍋爐工’。”荊引弟笑著說,如今這些活兒都省了,自己也“解放了”,白天也能出去串串門、跳跳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