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舉行的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作了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實施情況的報告。
張德江在報告中指出,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深入貫徹落實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堅持把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作為履職盡責的重點方向,從立法和監督兩個方面持續發力,積極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法治化、制度化。為全面檢查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以下簡稱《固廢法》)貫徹實施情況,推動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貫徹落實,推進環境質量改善,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全國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于今年5月啟動開展《固廢法》執法檢查。
張德江表示,這次執法檢查有幾個突出特點:一是執法檢查力度大、覆蓋面廣。委員長、副委員長親自帶隊赴地方檢查,檢查地域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二是突出問題導向、邊查邊改。檢查內容緊扣生活垃圾分類、畜禽養殖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危險廢物監管和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等黨中央高度關注、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對癥下藥”,推動解決問題、改進工作和法律實施。三是檢查方式多樣、扎實深入。執法檢查組采取定點檢查與隨機抽查相結合的方式,深入到固體廢物產生、收集、轉運、處理處置和監督管理一線,全面了解法律實施情況。四是監督與立法相結合、標本兼治,為法律修改完善打下良好基礎。
張德江在報告中強調,從執法檢查情況看,當前《固廢法》的實施以及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仍面臨一些突出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要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有充分認識并積極應對。
一是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形勢嚴峻,污染防控風險隱患多。我國每年產生畜禽養殖廢棄物近40億噸、主要農作物秸稈約10億噸,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約33億噸,工業危險廢物約4000萬噸,醫療廢物約135萬噸,建筑垃圾約18億噸,大中城市生活垃圾約2億噸,固體廢物產生量呈增長態勢。我國歷年堆存的工業固體廢物總量達600億~700億噸,存在較大環境安全隱患;部分地區危險廢物不當堆存、非法傾倒處置問題突出。當前,隨著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新業態不斷涌現,新問題隨之產生,如快遞包裝廢棄物、報廢汽車等快速增長,污泥、脫硫石膏等污染治理副產物大量產生,加劇了環境污染。
二是污染者依法負責的各項制度落實不夠到位。部分企業的主體責任意識不強、守法意識淡薄,未承擔回收處置責任;部分企業為謀求非法利益逃避環境監管,非法轉移、傾倒和處置固體廢物,嚴重危害生態環境安全和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三是危險廢物全過程管理有待強化。目前全國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平均負荷率不到60%,每年有超過一半以上危險廢物由產生單位自行利用處置,大部分游離于監管之外。現有危險廢物管理制度不完善,危險廢物分級分類管理制度尚未建立;危險廢物轉移和運輸管理制度不完善,相關方的責任缺乏清晰界定,在處理危險廢物非法轉移、傾倒、處置等案件時,責任認定、追究難度較大;對于一些違法行為處罰過輕,對違法者缺乏有效震懾。
四是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力度需進一步加大。城鄉接合部的“垃圾圍城”現象突出,大部分建筑垃圾沒有固定消納場所,存在無序亂倒現象。農村環保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全國只有43%的村莊實現了生活垃圾集中收運,一些地方還出現城市垃圾“上山下鄉”,使農村成為垃圾集聚地。農業廢棄物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存在諸多問題和困難,有近40%的畜禽糞污沒有得到有效處理和利用,局部地區“白色污染”問題嚴重,廢棄農藥包裝物缺乏收集處理渠道,成為農業面源污染、黑臭水體和農村環境問題的重要源頭。
五是工業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利用相對滯后。相關法律對固體廢物減量化、資源化的要求多為原則規定,缺乏對固體廢物產生者責任的約束性制度要求,廢物利用過程風險控制標準缺失,扶持政策協同性、系統性不夠。固體廢物非法進口和加工利用環節違法問題突出。部分地區“洋垃圾”走私屢禁不絕。
六是監管工作機制有待改進。從檢查的情況看,一些地方政府的領導對固體廢物污染防治工作重視不夠,相關部門固體廢物污染防治職責邊界還不夠明確,權責不夠統一,法律落實不到位等現象比較突出。如危險廢物轉移運輸監管涉及環保、交通、公安等多個部門,實際工作中存在聯合監管和信息共享機制不順暢等問題,導致危險廢物跨區域運輸存在監管漏洞和風險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