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東部沿海城市,江蘇省連云港市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在開展戰略環評試點基礎上,連云港全面確定“三線一單”,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并應用于空間管控。
試點戰略環評
連云港市可以說是國家重大戰略的重要交匯區。它是全國首批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一帶一路”戰略交匯點,同時也是江蘇沿海開發、長三角一體化、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及我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
為完善區域主體功能區劃、優化空間開發格局、實現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目標、解決資源保護利用之間的矛盾,特別是解決產業發展總量控制瓶頸問題,連云港市選擇通過戰略環評研究,實現經濟與環境的協調發展。
連云港市于2015年7月啟動了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成為環境保護部地市級戰略環境評價首個試點。今年6月,環境保護部在連云港市召開了“三線一單”試點工作現場會。
連云港市環保局聘請清華大學戰略環境影響評價研究中心作為項目技術團隊,與其簽訂連云港戰略環評合作合同。2016年11月,連云港市戰略環評取得環境保護部的相關批復意見。
“開展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可以從戰略決策源頭降低環境影響,避免生態破壞,為連云港市空間布局、城鎮、港口和產業發展方式等重大決策提供戰略支撐。”連云港市環保局環評處處長周春臺說,在地市級探索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新舉措,對貫徹落實新《環境保護法》,探索新常態下的環境管理工作,落實“三線一單”管理要求具有重要意義。
細化“三線一單”管控
“戰略環評的核心要義就是:要給發展做加法,必須先給環境負擔做減法。”連云港發改委主任韋懷余說,為了做好減法,連云港市首次全面確定“三線一單”,明確了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負面清單,并應用于空間管控。
具體而言,到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占國土陸域面積24.1%;
將石化基地面積由原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壓縮為62.61平方公里,煉油總規模由原規劃5000萬噸級削減至4000萬噸級,芳烴由原總規模500萬噸/年削減至400萬噸/年;
確保實現2020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90%、近岸海域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78.6%的目標;
對連云港化學工業園和灌云臨港產業園提出更為嚴格的管控要求,取消了某新建物流園區鋼鐵產業和危險品倉儲項目等。
連云港市環保局局長韓尚富說,今年連云港市細化了“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優化調增了生態保護紅線,調增羊山島地質遺跡保護區、埒子口濕地、灌河洪水調蓄區、羊山島、開山島、前三島等生態保護區域,并開展生態紅線矢量化工作。
同時,以生態環境基本要素和鄉鎮街道為基礎,將全市域劃分為22類284個基本空間控制單元,分別提出空間、總量和環境準入的精細化管控要求,提高了國土空間精細化管理水平。
連云港市還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目標,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提出了“一體兩翼三輔”的空間發展格局。
信息化助力實現目標
“除了規劃,還需借助信息化,加強環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韓尚富介紹說,2016年底啟動了連云港市環保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項目建設。
據介紹,這個系統以建設項目環評智能審批平臺為主線、生態環境監管平臺為協同、環保大數據資源中心為數據支撐,初步實現了對全市建設項目從企業申請、受理、審批、批復、公示、統計分析、地圖可視化等全業務流程的管理,并在審批會商環節提供生態保護空間管控、環境質量空間管控、人居安全空間管控、環境準入管控、總量指標管控、負面清單和優化行業布局等7個方面的智能審批支持,對接江蘇省環保廳及相關部門的數據,實現數據聯網共享。
“今年連云港將做到生態空間紅線上不欠新賬,嚴格落實分級分類管控要求。嚴格保護人居安全紅線,人居安全紅線管控區禁止高污染行業布局,并排查整改環境安全隱患。”周春臺介紹。
目前,《連云港市化工產業建設項目環境準入管理負面清單(2017年本)》已印發,《連云港市近岸海域水污染防治方案》等達標規劃和系列整治方案已組織實施,《連云港市戰略環評成果落地“三線一單”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初稿已編制完成,正在征求相關部門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