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福建閩江上游的南平市,山川秀美,空氣清新,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就是這座城市最閃亮的名片。
從一個"農、林、工業”重鎮到"綠色、生態、宜居"小城,長期以來,南平市委市政府始終堅持發展與保護并重,把綠色發展作為途徑,把環保惠民作為根本,圍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體制機制創新,不斷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和生態結構調整,解決環境突岀問題,全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百姓生活幸福指數不斷提升。今年1—11月,城市空氣達標天數比例達99.2%;主要流域省控以上斷面水質Ⅰ—Ⅲ類比例100%,其中Ⅰ—Ⅱ類比例92.6%,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77.35%。
落實水污染防治 南平因水而美
水,是南平的魂。所轄區域每座縣城,都有不同水系穿流而過。冬季清晨,慢步于水岸綠道,看到的是水面蒸騰起白色的霧氣,清澈的水面靜如明鏡。而這,正是南平市落實水污染防治工作交出的“最佳答卷”。
2016年,南平市制定出臺了《南平市小流域及農村水環境整治計劃(2016—2020年)》和2017年實施方案,下發了《“小流域綜合整治”為民辦實事項目實施方案》。同時開展了南坪溪、杜溪、西芹溪、邵武大竹溪等17條小流域綜合整治工程項目。經過一段時間的防治,今年10月監測顯示:全市123個小流域斷面達III類及以上水質109個、Ⅳ類水質5個、Ⅴ類水質8個、劣Ⅴ類水體1個,小流域水質明顯改善。與此同時,1—10月南平主要流域省控以上斷面水質Ⅰ—Ⅲ類比例100%,其中Ⅰ—Ⅱ類比例92.6%,同比上升7.4個百分點。
不僅如此,南平還結合水環境綜合治理、城鄉建設、生態修復等,計劃投資300億元,在各縣(市、區)推出12個“水美城市”建設項目,投資4.72億元,推進133個美麗鄉村“千村整治”項目建設。全面落實“河長制”,實現一至五級700條河流全覆蓋,設立27個水質監測點,116個水功能區監測點;設立市、縣、鄉三級河長676名、河道警長274名、河道專管員1701名。
此外,南平還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生豬養殖污染綜合整治“百日攻堅行動”,全市共拆除關閉禁養區內生豬養殖場及可養區內經改造仍未達標排放的生豬養殖場7180家,削減生豬293.86萬頭。推進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推廣種養結合、生態養殖,養殖廢棄物主要用于發電、生產有機肥料等,資源利用率達80%以上。
打好大氣污染防治 更好秀出“南平藍”
在微信朋友圈里,常常能看到微友、拍客曬岀“南平藍”,然而享受藍天,這對生活在南平的人來說一點都不奢侈。今年1—10月,南平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9.0%,PM2.5等六項指標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其中PM2.5指標均值為23µg/m3。
今年初,南平市出臺了《南平市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和2017年實施方案,持續推進造紙、化工、礦產資源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同時對燃煤鍋爐綜合提升改造,全市在冊鍋爐2821臺,其中列入節能整治任務426臺、706.39蒸噸。截至10月,累計完成整治任務鍋爐402臺、696.73蒸噸,剩余部分燃煤鍋爐12月底全面完成。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淘汰黃標車3646輛,完成省上下達任務101.28%。建立與綜治網格無縫對接的環保網格化監管體系。目前市本級及10個縣(市、區)均完成環保網格化監管網格劃分及數字平臺建設。
同時,南平市強化環保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聯動銜接,持續開展環保聯合執法行動,截至10月31日,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行政處罰案件435件,同比上升96.83%;處罰金額1517.9萬元,同比上升242.72%;辦理環保法四個配套辦法案件178件,同比上升48.33%,實施查封案件118件,辦理限產、停產13件,移送公安機關實施行政拘留38件,司法移送8件。
創新,打造生態環境保護升級版
“南平在圍繞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積極開展體制機制創新。”南平市環保局局長林水財介紹,南平先后開展了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生態體系價值核算、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碳排放權交易、生態環境損害賠償等試點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果成效。
目前,《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實施方案》通過了國家發改委批復;國家公園森林生態防控體系建設、環境綜合整治等項目已完成可研批復;武夷山市生態體系價值核算試點、光澤縣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完成,其試點成果并在全市范圍開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