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行青藏公路,沿途常能近距離邂逅高原精靈藏羚羊。
曾經的盜獵之地,如今已恢復平靜。2017年7月7日,可可西里入選世界自然遺產名錄。這里保存著完整的藏羚羊在三江源和可可西里間的遷徙路線,支撐著藏羚羊不受干擾的遷徙……世界自然保護聯盟技術評估報告這樣評價。
成功“申遺”,意味著可可西里“高原野生動物基因庫”的自然特質得到了高度認可,也意味著一代又一代的守護者拯救藏羚羊、保護自然環境的人文精神贏得認同、引發共鳴。
為進一步保護生態極其重要又極為脆弱的包括可可西里在內的三江源,2015年12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方案。包括可可西里在內的三江源地區,成為我國首個國家公園試點。
瞄準痛點,打通梗阻,突破藩籬,三江源探索建立更科學、有效的全新生態保護體制——
將原有的各類保護地進行功能重組、統一管理,“大部門制”從源頭上解決政出多門、權責不清的弊端;
創新設置生態管護員公益性崗位,越來越多的牧民放下牧鞭,端起了“生態碗”;
建設生態大數據中心、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等,“拿拳頭保護生態”的模式將成為歷史……
兩年試點,31項重點任務有序推進,首個國家公園試點交出的答卷,可圈可點:消失多年的水獺、猞猁、兔猻、豹子等野生動物又活蹦亂跳地閃現,身邊的水草更豐美了……
“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已寫入黨的十九大報告。讓最美自然享有最嚴保護,三江源的目標是力爭于2020年前后建成國家公園,打造成為我國綠色文明的“樣本”。
曾經“源頭”難尋水
瑪多,藏語意為“黃河源頭”。這里還有個美稱:千湖之縣。
“其實何止千湖,全縣大大小小的湖泊,有4077個!”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委書記何海燕細數“瑪多之最”:青海省海拔最高縣,全縣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全省人口最少縣,人口密度僅為每2平方公里1人。“還有一最,上年紀的人都知道,上世紀80年代初,瑪多縣水草肥美、牛羊遍野,畜牧業發展迅猛,全縣牧民人均純收入一度躍居全國前列。”
瑪多縣扎陵湖鄉卓讓村的巴旦老人記得,在當時“突破百萬牲畜”的口號聲中,不到1萬人口的瑪多縣,牛羊竟然發展到了75萬頭,“那會兒只要愿意來我們瑪多放牧的,都能無償拿到牛羊和草場。”
“只要愿意”導致過度放牧。“每只羊的可利用草場面積下降了近七成,超載放牧直接導致草地生產力下降,有的牧民不得不遷往更高海拔的草地放牧。”巴旦嘆息。
資料顯示:到上世紀末,瑪多縣70%的草地都退化了,并且還以每年2.6%的速度沙化。瑪多縣逐漸成為青海省生態環境惡化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僅沙灘、沙丘面積就達80.57萬畝。牧民收入不增反降,有的甚至倒退回到20年前的水平。
罔顧自然規律的另一種表現,是采金活動的無序與泛濫。上世紀80年代,三四萬淘金者闖入瑪多縣,占用草地1600萬畝,毀壞草原50萬畝。
大自然的“報復”也來得迅猛。據瑪多縣氣象資料顯示,30多年前,這里降水均勻,每個星期都有降雨,一年300多個陰雨天;隨著草場大量退化,空氣濕度越來越低,云層越來越薄,黃河源區年均降水從此前的326.3毫米銳減到2003年的24.1毫米,當時蒸發量卻高達429.9毫米;全縣湖泊數量到2004年銳減至1800個。
“讓大家感到最不安的,是縣城里的水井開始打不出水了!我們‘守著源頭沒水吃’,甚至得從幾公里外的河里拉冰回家化水。”巴旦說,藏族有個諺語——天空中的飛鳥有鳥法,下地里的昆蟲有蟲規,正中間的人世有人法。“不講規矩,不尊重自然,一切就全變了!”
瑪多之“變”,是當時三江源地區生態退化的一個縮影。“中華水塔”環境之脆弱,亦可見一斑。“源頭人”都沒水吃,中下游怎么辦?如何讓“中華水塔”重現生機,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再破再立探新路
隆冬時節,瑪多縣黃河源鄂陵湖出水口,成群結隊的斑頭雁在湖中嬉戲。如今黃河源頭再現千湖美景,有“黃河源頭姊妹湖”之稱的扎陵湖、鄂陵湖,水域面積10年來就增加了80多平方公里。
經過10余年不懈努力,三江源地區生態退化趨勢基本得到遏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