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生態環境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陳能場就在這趟航班上。當大多數人闔家歡樂跨過新年時,陳能場的跨年是在天空中跨過的。為此,他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跨年:您跨時間,我(還)跨空間!2018,新年快樂。
把時鐘再往前撥幾小時,陳能場剛剛結束第九屆中國社會生態農業(CSA)大會活動。會議休息時間,他忙里偷閑,接受了記者采訪。同時,審核了微信公號《土壤觀察》的內容,發布了《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二次審議稿的解讀文章。
兩天前的12月28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開展的“十大科學傳播達人”終評進入公示階段。獲選名單里,陳能場是10位獲獎者中唯一進行土壤科普的環境類科普達人。在陳能場轉發的朋友圈里,許多朋友給他留言祝賀。中科院南京土壤所副所長張甘霖連發3個大拇指符號,提醒他“記得報中國土壤學會”。環保人青松留言說,實至名歸。
1. 關于土壤的科普,太少了
陳能場的時間排得很滿,2017年1月1日,他同樣是在空中跨年。自從給自己加碼土壤科普的工作以來,他每天過得像打仗一樣。
寫與土壤相關的科普文章,到實地考察做科研,做土壤相關講座,為政府做專家咨詢,是近幾年他花費時間、精力最多的事。其中,有關科普的副業大有越俎代庖的意味,也正是這些事情,讓不少人認識了他。
“土壤的科普比較復雜。這是由其特殊性決定的。比如,重金屬會給土壤帶來影響,修復耗時、費力。因此,科普的目的是為了強調風險控制,有預警的意義。”陳能場的普通話有濃郁的閩南口音,“在我們國家,關于土壤的科普太少了。”他說,科普是科學家的責任,他想做的,就是“努力傳播,讓人們正視土壤保護重要性”。
2010年,微博興起。到2012年,忽如一夜東風來,微博幾乎席卷了每個人的手機。陳能場和往常一樣,滑著屏幕,陡生一種想法:為什么不把自己的專業寫一寫?很快,他以真實姓名開通了微博,開始寫作。
由于他的專業性,很快贏得了兩萬多粉絲。“我用自己的真名,微博給我加V認證。這樣,讀者會信賴我說的話。加V,是對真實性負責。” 陳能場解釋說。
2013年,有關鎘大米超標的新聞引發輿情,甚至讓人們產生恐慌。作為長期從事土壤鎘污染的專家,陳能場自然成為記者們追逐采訪的對象。最多的一天,陳能場要接待十幾位記者,說得口干舌燥。結果,卻又不盡如人意。
陳能場翻看最終的報道:“記者們大都各取所需,內容較為片段化。我真正想表達的,記者又不感興趣。”他覺得無奈。
不如自己寫。
不久后,讀者們翻看《南方都市報》,“舌尖上的重金屬”成為其中一個專欄,以每月兩篇的頻率見報,普及土壤污染防治知識,告訴公眾理性認識土壤污染防治。隨后,他又在《東方早報》開設了“生活的土壤學”專欄,不乏《土,能吃嗎?》如此趣味十足的話題。
楊柳就是在“傳統媒體+微博”的宣傳攻勢中,認識陳能場的。作為“一席”的編導,她的一項工作就是找到那些知識達人,并說服他們來演講。“一席”成立于2012年,通過現場演講和網絡視頻等方式,邀請知識大咖分享知識、信息和觀點,是有名的知識傳播平臺。目前在優酷上,已經更新到492期。
收到楊柳從微博發來的私信邀約,陳能場的第一反應是拒絕。“聽說要做報告,還有點緊張,一開始就拒絕了。”
楊柳沒有死心,她回復說:“陳博士不要謙虛,我把你在微博上發表的1000多條微博都‘翻爛’了,你應該來做這樣的演講。”這席話,令陳能場若有所思。
“被她的誠意打動,最終我走入了演播大廳。”2013年,陳能場演講的《生病的土地》在互聯網上收獲了百萬點擊量,成為當時土壤科普界的一匹黑馬,影響力很大。
“局部土壤污染的現狀不容回避,但也不像公眾理解的那樣恐怖。科學家需要告訴公眾真相,以正視聽。土壤‘生病了’,但是可以治愈。就像人也會生病,看病就診就能康復一樣。”陳能場解釋說,但得有人站出來說。
2 . 兩個人,33000+粉絲
2016年末,“一席”做了一個年度回訪大會的視頻錄制,他們又找了陳能場錄制視頻。
幾年過去了,“出鏡”對陳能場而言,已經是小菜一碟。2013年視頻的百萬點擊量,讓他充分感受到互聯網的力量,“科普原來可以通過視頻等媒介傳播到更廣泛的人群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