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PM10平均濃度比2013年下降22.7%;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重點區域PM2.5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下降39.6%、34.3%、27.7%;北京市PM2.5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89.5微克/立方米降至58微克/立方米。
這份令人深受鼓舞的成績單,意味著《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5年目標任務順利完成。
2013年9月正式印發的《大氣十條》承載了很多人的期待。5年間,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下,大氣環境質量改善明顯,藍天增加了,人民對治理環境的信心也增強了。
5年間,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大氣污染防治作為重大民生問題來解決,層層傳導壓力,強化責任落實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習近平總書記有關的重要講話、論述和批示指示達到300多次。
縱觀中央深改組歷次會議,無論是第十九次會議決定在青海三江源地區選擇典型和代表區域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還是第二十五次會議決定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無論是第二十八會議決定全面推行河長制,還是第三十八次會議決定在全國范圍內試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習近平總書記始終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
習近平總書記率先垂范、身體力行,走到哪里,就把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切與叮囑講到哪里,為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和根本保障。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剛剛就任總書記、面對中外記者時,就向世人坦露拳拳之心。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全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增加優質生態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為了留住更多的藍天,我國空氣污染治理的力度空前加大。
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部署和領導下,2013年,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消除人民群眾“心肺之患”的藍天保衛戰全面打響。
2014年1月,《大氣十條》出臺幾個月后,全國31個省(區、市)就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從那一刻起,完成大氣污染防治目標任務就成為政治任務。
惟其艱難,更顯勇毅 。5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位推進,壓實責任,大氣污染防治逐漸成為各地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之一。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空氣質量改善‘不能只靠借東風’。”“大氣污染防治的路子是對的,關鍵是下大力氣落實。”“我們正在全力進行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我希望北京乃至全中國都能夠藍天常在。”
2017年兩會,李克強總理表示,誰研究透霧霾機理,拿總理預備費給予重獎,“這是民生的當務之急,我們會不惜財力”。
全國人大兩次聽取和審議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多次開展大氣污染防治法執法檢查,多次審議關于大氣污染防治相關法律。
中央財政專門設立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投入不斷加大。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中央分別安排大氣污染防治專項資金50億、98億、106億、112億、160億元,累計下達527.88億元專項資金和100多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
目標任務明確了,必須有制度作保障。5年間,《大氣十條》實施過程中,一系列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推進。
——中央環保督察高位推進。
中央環保督察是十八大以后,習近平總書記親自倡導推動的生態文明體制機制的一項重大改革舉措。
2015年年底,中央環保督察拉開帷幕。盡管每個省的實際情況有所不同,但大氣污染防治幾乎都成為中央環保督察的重中之重。
——“2+26”城市環保強化督查持續加壓。
早在2013年11月,環境保護部就組織開展了大氣污染防治專項檢查,并每月公布督查情況。
2017年2月起,環境保護部會同有關省(市)開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
2017年4月起,環境保護部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持續一年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開展強化督查。
2017年9月,按照攻堅行動6個配套方案中的巡查方案,環境保護部組織開展8輪次的巡查,對完成整改問題開展“回頭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