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99热人妻偷产国,国产在线一区免费观看,亚洲无线观看久久,无码不卡成人电影

?

行業新聞

當前位置:主頁 > 新聞資訊 > 行業新聞 >

李干杰:全面貫徹實施憲法 大力提升新時代生態文明水平

更新日期:2018-03-14
摘要: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環境保護部黨...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是黨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環境保護部黨組和領導班子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載入憲法以及修改國家主席任職方面的有關規定等憲法修改內容,完全贊成、堅決擁護,并將認真領導和指導部系統、地方各級環保部門堅持依憲行政,加大生態環境保護力度,持續改善環境質量,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水平,努力建設天藍水清地綠的美麗中國。

  這次憲法修正案共有21條,其中調整充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和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涉及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是本次憲法修正案中的一個突出亮點。

  一是增寫“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實踐的理論結晶,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問題,必須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把人的經濟和社會活動限制在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能夠承受的限度內,給自然生態留下休養生息的時間和空間。把“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寫入憲法,有利于更好地發揮新發展理念對推動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引領、指導和約束作用。

  二是“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修改為“推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探索取得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再深化。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深入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戰略地位更加凸顯。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已成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協調發展,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把生態文明建設寫入憲法,有利于生態文明建設深度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各環節和全過程,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

  三是“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國家”修改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黨的十九大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到本世紀中葉,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將全面提升。憲法修正案在表述上與黨的十九大報告相一致,有利于引領全黨全國人民把握規律、科學布局,在新時代不斷開創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新局面,齊心協力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四是“國務院行使下列職權”中第六項“(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修改為“(六)領導和管理經濟工作和城鄉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保護生態環境是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責任。地方各級政府對本行政區生態環境質量負總責。憲法修正案寫入這一要求,賦予國務院領導和管理生態文明建設的職權,有利于嚴格落實各級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生態環境保護“一崗雙責”“屬地管理”的責任,強化管發展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管行業必須管環保,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構建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

?

新聞資訊

聯系我們
Contact
聯系我們
我們很想聽到您的聲音

電話:+86(510)88521000

傳真:(0510)88521000轉803

郵箱:zhongtian@wxzthb.com

地址:無錫市新區鴻山鎮鴻山路66號

?
[向上] 
服務熱線
+86(510)88521000

傳真:+86(510)8852 1000 轉803

蘇公網安備 3202140200086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