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廣東全省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面穩定達標,珠三角在三大重點防控區域率先達標,生態環境質量日益向好。下一步,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廣東將以精細化管理推動深層次調整,繼續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淘汰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
3月的廣州,珠江兩岸空氣澄明,五彩鮮花裝點城市,分外美麗。
近年來,廣東生態環境質量日益向好,全省空氣質量連續三年全面穩定達標。對全省經濟總量貢獻超過85%的珠三角,在三大重點防控區域中率先達標。廣東正是用藍天宣告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可以攜手前行,宣告了要走一條綠色發展之路。
下一步,在產業結構調整方面,廣東將以精細化管理推動深層次調整,繼續嚴格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加大淘汰整頓“散亂污”企業力度。
精準施策,有效防治空氣污染
3月20日,廣州市人民路。
火紅的木棉探入藍天,粉的白的紫荊花,開在熱鬧的街頭巷尾。當日,人民路地段錄得PM2.5濃度為23微克/立方米。
就是在這個地方,1995年,廣州首次設站監測PM2.5,單日最高濃度達到440微克/立方米。從最高峰時一年霧霾天數超過200天,到現在年均PM2.5濃度為35微克/立方米,廣州在超大城市中空氣質量率先摸桿達標。
與2000年相比,廣東GDP增長8倍,區域PM2.5指標年均濃度卻減至2017年的34微克/立方米。
大氣污染治理之路,廣東走過20多年,吃了不少“螃蟹”—— 建立全國首個大氣超級站,“解剖”PM2.5等成分;全面布點監測PM2.5,向全社會實時公布空氣質量……1999年至今,廣東已建立起310個各類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通過檢測和研究,珠三角建立起區域污染源清單,形成完善的區域空氣質量監控預警體系,并由此推導出改善的關鍵途徑。
為從源頭防控污染,廣東布局綠色發展,調結構、轉方式、降能耗,制定修訂13部地方性環保法規,出臺28項鍋爐、家具、汽車涂裝等地方性環境標準,實行最嚴格的環保法規標準和環境準入制度。一系列扎實有效的政策和法規出臺,全面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優化、工業大氣污染治理、燃煤小鍋爐整治、機動車污染防治、城市揚塵污染控制等重點任務。
2017年,“大氣十條”第一階段圓滿收官,廣東全省和珠三角地區超額完成考核目標。全省城市空氣質量達標天數比例平均為89.4%,6項污染物年均濃度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
對此,廣東省環保廳廳長魯修祿說:“廣東能完成連續三年達標的任務,在于精準施策,堅持源頭防控、統籌治理、持久作戰,奮力推動大氣環境改善。”
結構調整,提升區域經濟“潔凈度”
2018年春節剛過,一則信息讓廣東的干部十分頭疼:2017年廣東全年PM2.5平均濃度從上年的32升到34。“空氣質量下降”,一時成為各市領導的重點議題,各地紛紛出臺應對措施。
與官方的緊張感形成強烈對比的是,“霧霾”這個概念正淡出珠三角居民的話語體系,相關話題絕少出現在朋友圈,珠三角多個城市也長期居于全國城市大氣環境質量排名前列。
“如果沒有環保、綠色發展的理念,就不會有廣東現在的這種達標。”廣東省環保廳大氣處處長李智廣深有感觸地說。結構調整的重要性超過末端治理,這在全世界來看都是必由之路,從過程治理著手,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是重點。
經濟發達、用電量大的珠三角,20年來近乎嚴苛地堅守了一條環保紅線——不再規劃和新建一家燃煤燃油電廠。
為推進綠色、清潔能源的高效利用,廣東電網啟動節能發電調度,將發電機組負荷率與能耗及排放量化掛鉤,優先調度可再生及清潔能源,按照煤電機組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由低到高排序,最大限度地減少能源、資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廣東還明確規定“珠三角原則上不再規劃擴建新建水泥廠,各市城區和近郊原則上不再安排大氣環境影響大的項目,并對石化、鋼鐵等行業提出嚴格的大氣污染防治要求”。到目前,廣東累計淘汰落后煉鋼能力1654萬噸、水泥產能9808萬噸。
這種執著和堅持,讓廣東能源結構日益綠色、清潔,2017年“清潔電”減排二氧化碳相當于植樹超1.5萬畝。
“十二五”期間,廣東節能減排任務全面超額完成,單位GDP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分別下降了44.7%、43.5%、46.3%、49.9%;萬元GDP能耗由2000年的0.88噸標準煤,降至2014年的0.49噸標準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