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隨意丟棄垃圾會受到法律處罰——5年以下徒刑或1千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萬)以下的罰款。之所以如此嚴格,在于垃圾容易被丟棄到不易被人察覺的角落,并且這些角落常被反復丟棄垃圾。為了杜絕此類行為,各地制定了一系列防止非法丟棄垃圾的對策。如夜間巡邏、協管人員監視、設置警告牌、布設監控系統等。
除此之外,居民也嚴禁在夜晚投放垃圾。在夜色掩護下,容易產生大型垃圾的非法丟棄。夜間視野不清,還會導致資源垃圾被他人收走等其他問題。
總體而言,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類和投放做得較好的國家之一。到日本親身體驗后,發現日本人對垃圾分類細致而嚴謹的做法,確實值得學習和借鑒。大致來說,日本垃圾分為五大類:粗大垃圾、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塑料容器包裝、資源垃圾。
● 粗大垃圾
一般指超過30厘米見方的物品,如煤氣取暖器、家具、寢具、自行車等。投放這些垃圾必須事先通過電話或網絡向“粗大垃圾受理中心”申請。不用擔心,這個中心除了年底和年初的假期之外,均24小時受理。即便是星期日,“粗大垃圾”也予以回收。
“粗大垃圾”的投放方法分為“回收”和“帶入”兩種。“回收”是指相關人員上門回收。“帶入”是指直接將大型垃圾送至回收站,一年之內每戶最多可投放30件。
需要注意的是,空調、電視機、洗衣機、衣服烘干機、冰箱等,不屬于“粗大垃圾”的范疇。這些垃圾要交付給購入的零售商或以舊換新的店鋪。如果無法交付時,再向“家電再生利用受理中心”提出申請。電腦也不屬于“粗大垃圾”的范疇,如需投放,要與制造廠商聯系,委托其回收。
● 可燃垃圾
一般包括廚余垃圾、紙屑、衣服類、少量的樹木枝葉、塑料容器包裝(有塑料標識)之外的塑料類、橡膠制品、皮革制品等。每周可投放兩次。
廚余垃圾要盡量將水分濾除后再投放。食用油要經過凝固,或用紙、布將其汲干,以確保其不飛散。尖銳的竹簽和塑料簽等要用紙包好并注明“危險”的字樣。紙尿布等要將排泄物沖洗干凈后再投放。
另外,以家庭為單位,每次可丟棄“可燃垃圾”的量不得超過45升(最多3袋)。弄臟的或者污垢很難脫落的塑料標識物品,可投放至“可燃垃圾”。皮帶和錢包等沒有除去金屬的物品,如果其大部分是皮革或合成皮革的材質,也可投放至“可燃垃圾”。
● 不可燃垃圾
這類垃圾隔周可投放1次,包括金屬類、玻璃制品、陶瓷器、干電池、打火機(使用完內填物的)、鋁制品、雨傘、用于飲食以外的容器瓶(例如化妝品等)和30厘米以下的家電制品等。
一個家庭每次可丟棄垃圾的量同樣不得超過45升。值得注意的是,玻璃、針、刀等鋒利的物品,要用紙包好并注明“危險”字樣。因為在清掃車和垃圾處理設施內,火災和爆炸事故多發,所以氣罐、噴霧罐、打火機等,必須清空后與其他不可燃垃圾分開放置于單獨的袋子中。
● 塑料容器包裝
這類垃圾通常嚴格按照塑料標識分類。附有專門的“塑料標識”的塑料制容器、袋子、包裝、軟管及塑料緩沖材料等,均屬于塑料包裝,每周可投放1次。
投放前要使用完內填物。包裝上弄臟的東西要洗凈,而且要盡量瀝干,即油分的液體不滴下、不發粘。當“塑料容器包裝”上有無法脫落或很難脫落的污垢時,要投放至“可燃垃圾”。沒有塑料標識或無法判斷是否為塑料制品時,也要投放至“可燃垃圾”。
● 資源垃圾
這類垃圾一般包括盛放清涼飲料、酒類、調料等的塑料軟瓶、食品托盤、舊紙類、瓶子、罐頭等。每周可投放1次。
投放前要洗涮軟瓶內部并將其壓扁。塑料瓶蓋和標簽于“塑料標識的收集日”投放,紙制標簽按“可燃垃圾”投放。
由泡沫聚苯乙烯制的食品托盤,雖然上面附有塑料標識,但在日本一些區域,食品托盤可作為“資源”回收,以便對更為優質的材質進行再生利用。投放前要將食品托盤上的貼紙、保鮮膜稍加清洗再投放。要將沒有被牙簽刺穿、沒有破裂的食品托盤進行清洗,并于“塑料標識的收集日”投放。清洗剝離下的保鮮膜等,也要在“塑料標識的收集日”投放。方便面紙杯(碗)可作為“可燃垃圾”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