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化預警防范 環保條款納入合同 執法過程全公開
重點企業推行電力化預警防范、“環保條款”納入工程合同、環境執法過程全公開、提升環境違法成本倒逼企業自覺守法。今年,江蘇省宿遷市生態環保聚焦改革創新,通過“四化”管理模式,規范監管閉環,樹立執法權威,服務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
電力化預警設備嚴防治污設施停運
宿遷市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是一個以生態化工產業為主的經濟開發區。作為全國第一家采用電力化對有動力污染治理設備實施預警防范的園區,自去年以來,在各項督查檢查中,整個化工園區生產秩序井然。
“化工園區64家企業都安裝了電力化預警設備。”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環保分局執法人員說,預警設備在整個園區1531個監測點位上,對320個污染源實時監控。目前,整個宿豫區一共在97家企業進行了安裝,對439個污染源、1971個監測點位實施在線監控。
這套設備的運用,大大緩解了監管設備多、一線環境監察人員不足的尷尬局面,還能無一遺漏地監控污染源的實況,任何一個點位出現問題,可以精確到分鐘,這對環境監管來說是一項創舉。
據宿遷生態化工科技產業園環保分局執法人員介紹,電力化預警設備自2017年4月開始安裝,到同年8月份正式納入監管,化工園區環保分局通過系統平臺就發現了兩家企業有動力污染治理設備停運,經現場取證后對這兩家企業予以立案查處。
據了解,這一管理模式已得到生態環境部的認可,并向全國推廣。
“企業安裝電力化預警設備后,也方便了企業環保人員的自檢。同時,企業在生產用電上也有了直觀的管控。”宿遷科思化學有限公司負責環保的相關負責人說,目前環保監管人員和企業管理人員都在手機上安裝了這套設備的監管平臺。平臺上既能反映出治污設備的運行情況,同時也能給企業及時掌握其他設備是否正常運行提供了預警。
工程項目“環保條款”防范施工過程污染
污染源在線監控是對生產環節實行源頭監管,宿遷推出的“環保條款”則是在工程項目建設領域進行源頭防范。
宿遷市政府專門發文明確: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由住房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政務服務管理等行政監管部門,督促建設方(發包人)與施工方(承包人)在項目施工合同中,明列污染行為及對此的管控與處罰。
這一做法,進一步推進工程項目建設領域突出問題合同化管理,切實從源頭防控和打擊串通投標、環境污染等違規違法行為。
“項目合同里加入‘環保條款’,公司運轉十多年來,還是第一次遇上。”宿遷市宿城區靳塘養老公寓社區服務中心及宿城新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負責人說,誰都想生活在生態宜居的環境里,但在施工生產過程中人為造成的污染,確實給環境帶來危害。建設方雖然會對施工方提出環保要求,因無制約手段,只能停留在口頭上。如今“環保條款”不僅對建設方在管理上形成了利好,也給施工方戴上了緊箍。施工方如果違反合約,建設方就可以依約對施工方進行追責處罰。
據統計,截至目前,宿遷市已有800多個項目引入了“環保條款”。
宿遷市環保局相關工作人員表示,目前引入“環保條款”的合同,分項目招標施工通用條款和入園區引進合同條款兩種。宿遷市明確,發生環保違約的須支付投資總額0.1%~0.2%的違約金,造成超標排放污染物等危害環境后果的,單次最高支付20萬元違約金。
強化信息公開
增加違法成本
宿遷市還在全市環保系統全面實行環境執法全過程公開,并建立環境監管周報制度,堅決防止執法人員辦人情案,真正做到既架設“高壓線”,又通上“高壓電”。
“讓想說情者沒有時間,讓想賣人情者沒有機會。”宿遷市環保局局長臧廣甫說,宿遷環保系統行政處罰案件數從2014年的72起增加到2017年的599起,年均增長244%;罰款金額從2014年的598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3760萬元,年均增長176%。實施“四個配套辦法”查辦案件由2015年的49起增加到2017年的165起,年均增長83.5%。
另外,宿遷市還制定了環境違法企業公開道歉和媒體通報辦法,對于嚴重環境違法、屢次超標排放、拒不執行環境行政處罰等行為的企業,除頂格處罰外,還要企業在媒體上公開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