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城市日,全球各地圍繞“生態城市,綠色發展”主題開展各類活動。中國主場設在徐州,將向世界推介徐州城市故事,分享徐州建設經驗,探尋徐州城市魅力。
一個月前,徐州摘取了2018年聯合國人居獎,成為今年該獎項唯一的城市獲獎者。聯合國人居署評選人員稱贊:徐州近年來在生態修復,固廢處理等方面成績突出,極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環境。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這座有著2600多年建城史的古城,這座百年煤城,正匯聚世界目光,迎來全球喝彩。
生態修復,提供全球可鑒“徐州樣本”
近一年來,馬莊紅了,賈汪火了。一批批參觀團來到這個讓習近平總書記點贊的地方,一睹生態轉型的精彩蝶變。
在占地5000公頃的國家4A級景區——賈汪潘安湖,誰能想到,這里曾是徐州面積最大的采煤塌陷地。住在潘安湖畔的馬莊村民孟輝記得,當年周邊的積水平均深度達4米以上,空氣中到處飄揚著煤灰,大家都不敢穿白襯衫。不少當地人自嘲:以逃離賈汪為榮。
如今的潘安湖,變了模樣。蕩舟遠眺,草木繁茂,一片水波瀲滟。游客們贊嘆:若把美景比美男,潘安湖美賽潘安!
賈汪的綠色崛起,見證了徐州的生態突圍。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枯竭型城市,徐州在長年的能源開采和工業生產中,留下了近35萬畝采煤塌陷地,還有大量的工礦廢棄地和采石宕口,成為這座城市難以磨滅的灰色記憶。
吹響生態治理的集結號,徐州全市總動員。按照“基本農田整理、采煤塌陷地復墾、生態環境修復、濕地景觀開發”的“四位一體”建設,通過挖土造田、開湖造景、培育濕地等方式,將各類塌陷區建設成為涵養生態功能區、環境優美景觀區、高效農業標桿區,在全國首創了“采煤塌陷地復墾綜合整治”新模式。
放眼望去,在一個個塌陷地上修復出的風景,正成為徐州的一張張閃亮名片。沛縣對安國采煤塌陷地進行綜合整治,從水質凈化、濕地景觀、生態修復、環境保護、大漢文化等5個層面打造生態家園;韓橋煤礦塌陷地和夾河煤礦塌陷地,分別成了南湖濕地公園、九里湖生態濕地公園;還有九龍湖、金龍湖等,都是生態再造的典范。
此外,徐州累計實施工礦廢棄地復墾治理項目431個,置換建設用地指標5.71萬畝,成為全國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面積最大、技術領先、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最顯著的地區。徐州還對900多處采石宕口和廢棄礦山實施生態改造,運用擋墻支護、掛網噴播、覆土植綠、依山造景等修復模式,大力整治生態瘡疤,累計完成宕口綠化2.5萬畝,治理山體200多萬平方米。
通過有效治理,徐州新添上百個湖泊、濕地和景觀區,可與德國魯爾工業區的改造媲美。
不僅在“水”上妙手著文章,山水徐州城還為荒山披綠裝。歷史上的徐州,因為屢遭戰亂,再加上黃河奪泗侵淮等自然災害,幾成“不毛之地”。新中國成立前,全市僅云龍山存有約20公頃山林。環伺徐州城的70余座光禿禿山頭,成了徐州百姓心中的痛。
向荒山進軍!徐州人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裸露的巖石上,用鋼釬開鑿樹坑;荒山無土,就一人一個麻袋往山上背。徐州,終于在石頭上種出森林城市。2012年,徐州榮獲“全國森林城市”稱號;2016年,徐州以排名第一的成績,再獲“國家生態園林城市”。近年來,徐州年降水量保持在1100毫米左右,接近淮河以南平均水平,用國家氣候中心專家的話來說,“等于將徐州南遷了800里。”
“云龍山下試春衣,放鶴亭前送落暉,一色杏花三十里,新郎君去馬如飛。”曾任徐州知州的蘇東坡筆下勝景,如今再現彭城。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表示,徐州持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治理,推動大氣質量持續好轉,大力實施顯山露水、精品園林、還綠于民等生態工程,對19.72萬畝采煤塌陷地、300公頃采石宕口實施生態修復再造,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0.1%、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43.84%,實現了歷史性巨變。
固廢處理,共建幸福宜居美麗家園
“新鮮吧,我們扔垃圾有新花樣!”今年以來,徐州市鼓樓區天驕世家小區的“好嘞社區”便民服務站開張,每天,年過5旬的居民曹慶蓮和居民們,都會通過刷卡進行垃圾分類回收。
在一個占地20平方米的小屋中,幾個封閉的藍色垃圾箱體格外惹眼,上面分別寫著“金屬”“塑料”“玻璃”幾個大字,而且還有對應的按鈕。曹慶蓮將卡片在箱體上掃描后,按下塑料一欄的按鍵,箱體隨即打開,她把幾個廢棄的塑料瓶扔了進去。7秒后,根據程序設計的箱體自動關閉。原來,這個卡片是個智能終端,可以根據投放垃圾的個數或重量換算成積分,不斷累積就能換取不同的禮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