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計劃安排6990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八成已完工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近日發布的空氣質量報告顯示,今年7-9月,江蘇省PM2.5濃度同比均為下降趨勢,連續3個月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低。7-9月,全省PM2.5濃度為2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2%,優良天數比率為81.6%,同比上升0.3個百分點。
據了解,江蘇年度計劃安排的6990項大氣污染防治工程已完成5738項,完成比例達82.1%,空氣質量持續呈現改善趨勢,這得益于江蘇省在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不懈努力。
重拳出擊,削峰管控成效顯著
去年底至今年初,徐州因空氣質量差連續被生態環境部通報。針對這一情況,今年4月,江蘇對徐州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專項幫扶與重點督查,省市聯動、多管齊下,精準指導徐州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力度,并按照“2+26”模式,組織各設區市環境執法人員對徐州大氣污染防治進行異地交叉執法、駐地督辦。
經過重拳整治,徐州市迅速扭轉不利局面,4月以來空氣質量改善幅度居全省首位。
徐州模式是江蘇重拳整治空氣質量的一個縮影。為有效控制PM2.5濃度,實現污染“縮時削峰”,江蘇制定《大氣污染過程“削峰”行動規程》,明確一旦預測到PM2.5濃度超過閾值,立即實施“削峰”行動。
7月以來,江蘇省共啟動5次“削峰”,通過實施內源精確管控等措施,雖然部分地區PM2.5小時濃度曾達到高位,但總體上各市PM2.5日平均濃度均實現達標。
在高壓約束的同時,江蘇注重發揮激勵作用,制定《秋冬季錯峰生產和重污染天氣應急管控停限產豁免管理辦法》,建立應急管控的差別化執行機制,對污染治理水平國內領先或穩定達到超低排放限值的企業或生產線,免予執行應急停產、錯峰生產等管控措施。
建章立制,大氣管理政策密集出臺
制定《江蘇省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制定《江蘇省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修訂《江蘇省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一系列大氣管理政策文件密集出臺,體現了江蘇打贏藍天保衛戰的堅定決心。
今年8月,江蘇按照“一市一策”的原則商定各地秋冬季攻堅具體目標任務。參與編制《長三角地區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在6月強制減排方案的基礎上,完成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措施清單編制,對全省工業源、移動源、道路揚塵源和施工揚塵源4個類別不同預警級別下的減排措施進行了細化明確,全省共19867家工業企業納入應急減排清單管理。
此外,江蘇按照《長三角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協作2018年工作重點》要求,發布《關于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通告》,將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的執行范圍從沿江8市擴大至全省,區域聯防聯控不斷深化。10月1日起,江蘇全面供應國六標準車用汽柴油。船舶排放控制區范圍擴大到長江、京杭運河江蘇全段,蘇州港、南通港駛入排放控制區船舶全部換用低硫柴油。
壓實責任,首次約談“一把手”市長
打贏藍天保衛戰,傳導壓力,壓實責任是關鍵。對空氣質量下滑的鎮江、常州、淮安、宿遷等市政府,江蘇首次以約談“一把手”市長的方式,督促履行改善空氣質量的主體責任。
同時,江蘇注重壓實企業責任,健全信息公開、信用評價、稅收杠桿、排污許可證等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引導各類主體主動治污、自覺減排;加大司法聯動力度,依法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嚴格落實企業法定代表人或實際控制人的污染治理、損害修復責任。
第四季度是大氣污染防治的關鍵時期,為了讓“水晶藍”繼續,江蘇將進一步壓實強制減排方案,加大工業企業生產調控力度,盡快制定鋼鐵、建材、焦化、鑄造、有色、化工等高排放行業錯峰生產清單,確保減排措施有效落實。對“散亂污”企業實行拉網式排查,分類實施關停取締、整合搬遷、整改提升等措施。
同時,江蘇將實施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開展秋冬季重點地區藍天保衛戰強化監督,對各地空氣質量改善和重點任務進展情況進行月調度、月通報,對空氣質量改善幅度達不到序時進度或重點任務進展緩慢的設區市和區縣及時預警。
江蘇堅持統籌治污染與保民生,出臺“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便民服務12條措施”,提前做好天然氣保供、居民生活洗浴供暖、特色餐飲小吃集中管理等便民服務措施,努力不讓群眾正常生活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