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位于肯尼亞的內羅畢國家公園里覓食的斑馬。中國環境報記者 鄧佳 攝
◆中國環境報實習生 張倩
“Go Wild for Life”(為生命吶喊)——這是今年世界環境日的主題。
提出這一主題的用意,在于呼吁更多人們關注當前時刻發生的對野生動植物物種的非法貿易,及由此給這些地球上美麗生靈帶來的痛苦。
不僅今年的世界環境日聚焦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在此前閉幕的第二屆聯合國環境大會也通過一項新決議,敦促成員國在國家層面上采取進一步措施,通過國際和地區合作,防止、打擊和消除野生動植物及相關產品的供應、運輸和需求,從而終止非法貿易。
象牙只有長在大象身上才有價值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公布的數據顯示,非法野生動物貿易犯罪金額高達每年200億美元,與毒品、武器及人口走私同為全球主要非法貿易活動。
在非洲,大多數盜獵者已經不再是幾十年前的非洲窮困的農民,而是裝備有直升機、全球衛星定位裝置和各種先進武器的犯罪集團。
僅以大象為例。如今,每年有數萬頭大象被偷獵者屠殺。象牙黑市2014年規模逼近每年190億美元(約合110億英鎊)。而象牙等野生動物制品和毒品、軍火、人口走私共享統一渠道,其每年190億美元的收益中頗有一部分流入了恐怖組織的資金庫。
要制止這種災難性的非法貿易,我們可能需要提醒自己和他人,活著的大象比死去的它們更有價值。這些美麗的生物有著充分的生態、文化和經濟價值。
此外,保護瀕危動物,也要保護他們日益萎縮的棲息地。新一代青年人比以往任何一代都深知這個大陸的自然遺產所面臨的危險,并急于改變此現狀。
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
野生動物的非法捕殺與貿易嚴重威脅著物種的存續、生態的可持續和生物多樣性,也威脅著國家安全與可持續發展和人類自身的健康。
象牙,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是財富和實力的象征。在巨大的利誘下,肯尼亞的大象不斷遭到盜獵,大象數量從1973年的9.5萬頭減少到了現在的3.5萬頭。為遏制非洲象的快速下降,1989年《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對國際象牙貿易下達禁令,中國是這條禁令175個簽署國之一。
但事實上,在整個非洲大陸,目前生活著大約45萬~50萬頭大象,每年約有3萬頭被獵殺。在市場中私下交易現象時有發生。對于非法捕殺與貿易必須零容忍,并通過政策、執法與司法予以嚴厲的打擊。
據自然資源保護協會(NRDC)野生動物保護專員華寧介紹,世界上很多國家都不同程度地采取措施,從立法和執法上加大了對野生動物非法捕殺與貿易的制裁與打擊。
中國從去年到今年承諾禁止國內象牙貿易,在2019年3月前禁止非洲象牙雕刻品、非洲狩獵紀念品象牙和公約前象牙的進出口。
美國也頒布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走私的國家計劃,修改相關法律打擊瀕危物種犯罪。
歐盟今年2月頒布了歐盟打擊野生動物走私的行動計劃,加強歐盟內的執法、協作。
肯尼亞上個月一次性焚毀了105噸象牙和近1噸的犀角。坦桑尼亞、加蓬、烏干達、贊比亞等國家出臺相關貿易禁令。尼泊爾嚴厲的偷獵處罰和正式的司法系統幫助其在過去5年中的3年實現了零犀牛偷獵。
華寧表示,希望做出承諾的國家能以實際行動禁止瀕危野生動物貿易,進而減少對這些物種的非法捕殺,在物種尚未瀕危、甚至滅絕前給予充分的保護。一些非洲和東南亞國家也需要加大對非法捕殺和走私野生動物及其制品的處罰力度,以對犯罪分子起到更大的震懾作用。國際公約組織在考慮建立一種評估機制:在允許某種瀕危物種的國際間商業性貿易前,先提前評估其是否會影響這一物種在野外的存續。
降低消費的出路在于尋找替代品
巨大的市場需求量是非法貿易劇增的最重要因素。如何才能減少人們對現代象牙制品的需求呢?不少專業人士表示,只有尋找到合適的替代品,才能有效減少需求。目前來看,牛骨、河馬牙、猛犸象牙等是較為合適的替代品。
據了解,無論從質地還是紋路,猛犸象牙均是現代象牙的絕佳替代品,且不涉及動物捕殺,所以無論是收藏還是交易均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