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專項行動暨試點工作啟動會近日召開,長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將全面推進。“重化工圍江”一直是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難點,排查整治化工企業排污口無序排放問題,是否可作為治理“重化工圍江”的一個重要切入點?解決這一問題的難點有哪些?如何通過破解“重化工圍江”難題,推動長江流域化工行業轉型升級?對此,我們采訪了相關專家。
畢軍,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南京大學)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任教育部科技委環境與土木水利學部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科學與工程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水專項主題專家組副組長、863資源環境技術領域主題專家組召集人、863重大項目總體專家組副組長、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常務理事等。長期從事環境風險管理、環境政策等研究。
對話人:污染控制與資源化研究國家重點
實驗室(南京大學)主任畢軍
采訪人:本報記者郭婷
解決“重化工圍江”有哪些難點?
目前各地整治方案還不夠科學完善,整治成本如何核算、誰來承擔等問題有待解決
中國環境報:“重化工圍江”一直是長江流域生態環境治理的難點。排查整治化工企業排污口無序排放問題,是否可作為治理“重化工圍江”問題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畢軍:排查整治化工企業排污口無序排放的問題,是治理“重化工圍江”的一個起點,也是一個重要的契機。在此基礎上,還要采取一系列綜合措施,如沿江工業布局調整、企業生產工藝改進、企業合規性生產、強化企業的環境安全與健康(EHS)管理、全過程的環境監管、政府各部門之間加強協作等。
進一步講,應以排查整治排污口為契機,全面推動整個長江沿江區域可能帶來環境風險的污染企業的全面排查和整治。
中國環境報:據您了解,目前長江流域化工企業分布現狀和污染程度如何?
畢軍:就目前情況來看,大致有3點判斷。首先,目前沿江區域化工園區和相關企業所排放的污染物及帶來的生態環境影響,已在不同區域超出了環境承載力,這也是當前全面推進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次,目前長江流域污染帶來的環境風險已威脅到生態環境系統的健康和民生。例如,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一旦發生,可能會對飲用水水源地安全帶來威脅,繼而影響社會穩定。
第三,沿江地區密集分布的化工企業等帶來的污染物超負荷排放,可能會給整個長江生態環境系統帶來長期慢性的、難以評估的潛在環境風險。
中國環境報:那么,造成這種化工企業集聚長江沿岸地區的原因是什么?
畢軍: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3點:
一是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強烈的經濟發展驅動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沿江布局的化工企業由于物流、排污等方面的便利,經濟上的收益相對較為突出,形成了化工企業集聚長江沿岸地區的現象。
二是各地對化工企業可能帶來的生態環境風險的認知仍然不足。盡管每個企業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可能較可控,但所有企業排放的污染物長期累積起來,就會超過區域的環境承載力。
三是環境污染的區域性外部不經濟性讓各地在污染防治上具有搭便車的心態。不同區域之間、不同省市之間,甚至同一省的不同市之間,都希望利用長江的環境容量,但當所產生的污染物疊加在一起的時候,整體上就會給長江流域造成較大的環境影響。實際上,整治“重化工圍江”問題,必須流域上下一盤棋,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考核。否則,污染企業就會從環境管控比較嚴格的區域向其他區域轉移,如下游地區的小化工關停并轉之后轉移到中游地區,這些化工企業排放的污染物最終還是會影響到下游地區。這樣的整治效果一定不是我們所希望的。
中國環境報:當前,解決“重化工圍江”問題的難點主要有哪些?
畢軍:我認為,難點主要有3方面。
第一個難點是地方黨政領導對這一問題的認識和重視程度。近幾年,黨和國家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各地黨政領導對長江生態環境保護問題日益重視,這一難點的解決已不是問題。
第二個難點反映在操作層面上。化工企業沿江密集的態勢不是一天形成的。如何有序、科學地解決“重化工圍江”問題,需要考慮多方面的約束條件,綜合考量社會經濟環境影響,形成科學整治方案,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優先序。目前各地的整治方案還不夠科學、完善,目標很容易提出來,但實際操作的時候會面臨很多困難。這也是目前生態環境部全面啟動編制“一市一策”方案的重要性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