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材料實物保護公約》(CCPNM)(以下簡稱《公約》)修正案日前正式生效。“世界將變得更加安全。”這是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干事天野之彌做出的評價。
1987年正式生效的《公約》是目前核材料實物保護領域內唯一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
《公約》修正案的生效對全球核材料實物保護乃至全球核安全形勢有何重要意義?國際上特別是主要的有核國家對《公約》修正案生效持什么態度?其生效將給我國帶來怎樣的影響?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核材料與放射性廢物部副主任劉天舒。
為什么要出臺《公約》修正案?
適應核材料保護新形勢
“《公約》修正案的生效對加強全球核安保機制、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安全、防范核恐怖主義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修正案明確了建立、實施和維護實物保護制度完全是各國自己的責任。”劉天舒表示,“《公約》修正案的生效有助于促進各締約國改進國內核安保立法、完善核安保監管機制,有利于促進核安保國際合作以及原子能和平利用事業的發展。因此,國際社會尤其是有核國家對《公約》修正案生效持積極態度。”
據了解,《公約》的焦點集中在針對用于和平目的的核材料在國際運輸過程中的實物保護?!豆s》對核材料的含義進行了定義,并對核材料的類別進行了劃分,以便各締約國就不同類別的核材料采取不同級別的保護措施。《公約》規定,各國負有完全責任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還應在國際運輸中提供相應保護。但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發展自己的核項目,核材料在世界各地的流轉也越發頻繁,其中一部分核材料落入恐怖分子手中的風險也在增大。
隨著時間的推進,《公約》的局限性日益凸顯。20世紀90年代初,世界政治格局發生巨大變化,蘇聯解體,東歐國家政治體制發生逆轉,一時間核材料與核設施的管理和保護處于失控狀態,偷盜和丟失核材料的事件頻發。同時,一些地區恐怖主義活動猖獗,特別是在“9·11”恐怖襲擊事件之后,國際社會認識到,現有的核材料實物保護機制已經很難適應形勢的要求,有必要對《公約》進行修訂和補充。
經過將近6年的討論、磋商和談判,《公約》修正案的最終文件于2005年7月8日通過。2016年5月8日,獲得102個締約國批準的《公約》修正案正式生效。
修正案生效為何耗時11年?
各國承擔義務變化較大
《公約》修正案的最終文件在2005年7月召開的《公約》締約國大會上就已經通過,經過將近11年才得以生效,為何經歷了如此漫長的過程?
劉天舒表示,原因比較復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由于各國法律體系不同,遵從的法律原則也不一樣。有些國家在批約之前,先要對國內的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梳理和調整,以適應《公約》修正案的要求。有些國家已經具有相對完善的核安保法律,批約的過程就要快些;二是各國的政治體制不同,倘若發生政黨輪換、政府機構變化,也會影響批約進程;三是從《公約》到《公約》修正案,需要承擔的義務有很大變化,要求各個締約國設立或指定負責實施法律和監管框架的主管部門,并賦予其充分的權力、權限和財政及人力資源,以履行其所擔負的責任,這可能需要較長的時間。
劉天舒介紹說,修正案在《公約》基礎上主要做了如下修訂:首先,其范圍由原《公約》側重核材料的國際運輸延伸到核材料的國內使用、貯存和運輸具有法律約束力,并涵蓋了核材料和核設施的實物保護;其次,明確了實物保護的目標,即各締約國應建立、實施和維護適用于其管轄下核材料和核設施的適當的實物保護制度,以防止盜竊和其他非法手段獲取使用、貯存和運輸中的核材料;確保采取迅速和綜合的措施,以查找和在適當時候追回失蹤或被盜的核材料;保護核材料和核設施免遭蓄意破壞;減輕或盡量減少蓄意破壞造成的放射性后果;第三,明確了建立、實施和維護實物保護制度完全是各國自己的責任,要求各締約國應建立和維護管理實物保護的法律和監管框架,設立或指定一個或幾個負責實施法律和監管框架的主管部門,對核材料和核設施實物保護采取必要的其他適當措施。
此外,修正案中提出了核材料和核設施實物保護的基本原則,要求各締約國在合理和切實可行的范圍內使用這些基本原則,并增加了關于蓄意破壞核材料和核設施的懲罰條款。
中國如何應對?
加強部門協調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