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市境內分布著長江、珠江兩大水系,共98條河流,這些河流是430萬貴陽人的母親河。保護貴陽的河流水質,是每一位貴陽市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在推進政府“河長制”的同時,不久前,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牽頭帶領專家和志愿者組成了“民間河長”,對貴陽的河流開展巡視、監督、保護等工作,實現了“政府河長”與“民間河長”的并軌,形成了貴州首個“雙河長制”的水環境保護機制。
民間河長是什么樣的團隊?
截至7月14日,重新正式登記的6名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民間河長”已經全部簽約完畢。
與其他地方的“民間河長”有所不同的是,這里的“民間河長”大部分是環保專家。貴州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副會長胡文向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認領了麥西河;貴州大學材料與冶金學院教授王海峰認領了南門河;貴陽市農業委員會高級農藝師譙莉萍和貴陽市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辦公室主任葛建明共同認領了金鐘河主河道紅華新天地—興筑大橋—世紀城段;農工黨貴陽市委秘書長任衛虹認領了金鐘河支流(斷頭河、打石河、龍泉溝); 民建貴陽市委秘書長徐朝剛認領了金鐘河主河道(原貴陽閥門廠前,紅華新天地段以及觀山湖公園支流)。6名“民間河長”大部分是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聘請的環保專家,專業涵蓋環境、化工、地質等領域。
之所以能吸引如此多的專家,與協會會員來源廣泛有關。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是一個由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來自行政機關、司法部門、新聞媒體、學校和城鄉居民組成的志愿者和環保專家團隊。
為更好地開展環保工作,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專門聘請了專家,要求在高?;蚱笫聵I單位工作的專家需在其專業領域具有10年以上的教學科研或工作經驗,熟知其所在專業或行業的國內外情況和動態,具有較深專業造詣和較大影響力;在非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專家需熟知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政策標準,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對本地區環境狀況比較熟悉。
“專家型‘民間河長’能從水環境治理的角度看出問題所在,也能專業地提出整改意見和建議。”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主任黃成德說。
2010年初,黃成德組建了貴陽市第一家民間環保組織“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發動數百名市民環保志愿者,成功開展“貴陽市水環境調查市民行動”,摸清了貴陽市境內98條河流的污染源。幾年來,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的環保志愿者對全市所有江河湖泊進行了大規模的水環境調查,并每月一次逐條巡查河流。
八大水系全面推行“河長制”
說起貴州全面推行的政府“河長制”,要回溯到前年。
2014年9月2日,貴州省政府辦公廳下發通知,決定在烏江(含烏江上游三岔河、紅楓湖和烏江干流)、沅水(含清水江、陽河、松桃河)、都柳江、牛欄江—橫江(含草海)、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赤水河等八大水系重點流域實施環境保護“河長制”。
實施重點流域環境保護“河長制”,旨在督促地方政府落實改善環境質量責任,全面加強八大水系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促進流域水質穩定達標,確保流域水環境安全。
貴州省政府分管環境保護工作的副省長擔任全省流域環境保護“總河長”,各市(州)政府及有關縣(市、區、特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各自轄區內主要河流環境保護“河長”。
“雙河長制”啟航
事實上,貴州的“民間河長”始于2010年。當時,在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的號召和牽頭下,貴陽98條河流已經全部由“民間河長”認領了。
之前的“民間河長”在數年的巡查中發現很多問題,但反映渠道單一,很難解決問題。
隨著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在貴州全面推行“河長制”的大背景下,貴陽公眾環境教育中心再一次牽頭,號召中心的生態環保領域的專家和志愿者再一次組成貴陽“民間河長”,貴陽市98條河流的“民間河長”重新登記。
至此,貴陽市“民間河長”與“政府河長”加強協作,同步推進貴州省水環境治理,形成了“雙河長制”——“政府河長”+“民間河長”。
民間河長都做些啥?
“民間河長”區別于“政府河長”。顧名思義,“民間河長”,主要對河道進行民間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