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突飛猛進發展,浙江省臨安市傳統的用電模式正在悄悄發生變化。
在太湖源鎮浪口村,“光伏小鎮”的出現給村民們帶來了新的能源。青山湖科技城大園路上,鱗次櫛比的智能風光互補路燈給市民們夜間的出行帶來了更多便利。那么,這些光伏設備究竟是如何創造財富,又是如何改變生活的呢?
屋頂建成小型發電站
站在臨安太湖源鎮浪口村村口,映入眼簾的便是樓房屋頂上閃著耀眼光芒的深藍色光伏板。這些光伏板的出現造就了臨安“光伏小鎮”的美譽。
光伏發電相當于利用農戶的屋頂做成小型的發電站。農戶提供屋頂,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資金,產生的電量,并網后全部賣給國家電網。
2015年,浙江展開“光伏小鎮”建設,首批試點10個鄉鎮,太湖源鎮便是其中之一。同年,由省發改委引進了總投資2600萬元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通過這一項目的投資,臨安市、鎮、村不用出一分錢,而且原本每戶安裝成本是3萬元,現在零成本安裝。
記者從國網臨安市供電公司、太湖源鎮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并不是每一家農戶都有在屋頂建光伏的條件,最終,有近600家農戶參與到這一項目中。
至于收益情況,經過初步測算,按平均日照情況,每戶樓頂光伏每年可產生2250度左右的電量,每度電可獲得1.05元的收益,一年凈效益達2370元。另外,由于項目投資中的2000萬元由浙江合大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承擔,按合同規定,這2370元中的75%前5年由浙江合大收取,25%歸村民所得,每戶村民每年大約能得到592.5元。5年后,收益分配比例又有所調整,企業拿70%,村民拿30%。10年后,企業60%,村民40%。20年后,所有收益包括設備,均歸安裝的農戶所有。如無意外,光伏板的使用壽命可以長達50年甚至70年。
今年5月,太湖源鎮一次村民代表大會的召開推動臨安“光伏小鎮”的建設邁出了重要的第一步。
在了解瓦式的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種種好處后,村民們仍然對一些細節有疑問。村民老潘就擔心:安裝光伏陶瓷瓦會不會使屋頂防水受到影響?
臨安市供電公司技術人員說:“光伏陶瓷瓦還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阻燃性能,能夠防止鼠害、抵抗雷擊。”
“那么隔熱呢?” 老潘繼續發問。
“由于瓦片將接受陽光輻射的南面完全覆蓋,可以將20%左右的太陽能輻射能轉化電能,使屋面具有良好的隔熱效果。像今年高溫40℃天氣,采用光伏陶瓷瓦的屋頂可以降低6℃~8℃,可以減少空調的使用量。”
技術人員的一番話打消了農戶的顧慮。不少人表示愿意安裝屋頂光伏發電系統。
“我們家去年就安裝了光伏板,大半年時間過去了,效果蠻好的。”臨安太湖源鎮浪口村的農家樂經營戶劉水華說,“不少游客是專門沖著這個來我們村度假的。”
站在劉水華家的屋頂放眼望去,浪口村不少村民家的屋頂上,深藍色光伏板在太陽光下閃著耀眼的光芒。據悉,年底前,將在這個鎮浪口、青云、碧淙、金岫4個村建成500戶“農家光伏”,目前,已完成200戶,“光伏小鎮”初具規模。
“光伏貸”惠民利民
近日,臨安市青山街道王炳炎家的分布式光伏成功并網,正式成為光伏大軍中的一員。
王炳炎家是一座3層小樓,屋頂全部改造成了光伏瓦。“這次改造我們一分錢也沒出,這得感謝電力公司的牽線搭橋啊。”王炳炎說。
據介紹,王炳炎家屋頂的改造,總計費用為4萬元,全部由銀行“光伏貸”預支,并網后用發電收益來償還銀行貸款,從而規避了“投資”風險。
按照王炳炎家屋頂5000瓦的光伏裝機容量計算,1年預計發電6000余千瓦小時。如果全部上網,發電所產生的收益約6000元,預計7年~8年便可還清銀行貸款,之后王炳炎就可以“凈享”每年的發電收益了。
王炳炎提到的“光伏貸”,是臨安本土的一家公司和臨安市農村信用合作社聯合推出的一項貸款業務。客戶安裝分布式光伏電站費用可全額由“光伏貸”支付。安裝后,除可享受光伏發電帶來的用電便利外,剩余電量還可入網銷售給國網公司,并且每年還可獲得國家、省、市各級補貼。發電收入可用于按年歸還信用社貸款,還貸后獲得的全部收益將惠及客戶自身。
“光伏貸”為想安裝光伏發電設備而資金緊張的居民提供了資金保證,也助推了分布式光伏發電在城鄉的普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