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海綿城市”建設勾畫的圖景背后,是一盤需要政府、市場和民眾齊心協力才能下好的大棋,早已超越了單純解決城市內澇之需的范疇。而“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是不斷提升城市雨水綜合消化能力。
“雨季一來,城里看海”,嚴重影響了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的有序運行,成為目前許多城市面臨的尷尬和無奈。近期,隨著國家打造“海綿城市”戰略規劃的試點推行,讓城市不再“雨中看海”這個多年來難以跳出的“治理怪圈”有望破解。
“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海綿城市”建設是一個綜合目標,包括修復城市水生態、改善城市水環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等,從而實現城市發展理念和建設方式的轉型。需要強調的是,“海綿城市”建設并非要建造一個個新城,而是運用全新理念重塑城市功能。
“海綿城市”建設勾畫的圖景背后,是一盤需要政府、市場和民眾齊心協力才能下好的大棋,早已超越了單純解決城市內澇之需的范疇。
建設“海綿城市”,需要全社會轉變觀念、達成共識:一方面,不應僅考慮雨水的規劃利用,還應創新城市開發模式,改變以往高速擴張的空間發展模式;另一方面,相關部門和行業要同步推進,防止簡單化、避免政績化,立足現實和長遠,學會在急難中放緩腳步。
建設“海綿城市”,要加強規劃、引導和管控。要將建設要求貫穿于城市總體規劃、專項規劃與控制性規劃的全過程,并轉化為具體管控指標。特別是規劃成果要廣泛征求各部門和利益相關方的意見,通過多方論證最終確定空間邊界,嚴守用水總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區納污這“三條紅線”。
建設“海綿城市”,還要創新城市投融資模式。在資金問題上,除了中央和地方的財政支持,還要引入社會資本。對社會領域內容,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建設,政府在法律范圍內適當獎勵并加強監管確保落實;對公共領域內容,除財政直接投入實施外,也可由政府制定具體操作辦法,采取PPP模式等引進社會資本參與,走“先引導再規范”的路子。
“海綿城市”建設的關鍵,是不斷提升城市雨水綜合消化能力。傳統城市排水系統建設秉持“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的理念,使得城市的排水管網隨暴雨強度加大而不斷擴建、反復加粗。“海綿城市”建設應轉變傳統觀念,創新思維,強化“源頭分散”和“慢排緩釋”,讓城市變得更加富有“彈性”和“免疫力”,以確保城市能在澇時吸水、旱時吐水。這就需要強化頂層設計,科學統籌安排城市的水源、規模和生態布局,保護好現有的河流、湖泊、溝渠等“海綿體”;此外,還應盡可能地避免城市建設過程中的路面過度“硬化”現象,因地制宜建設下沉式綠地、公園、草溝、水景設施,積極拓展新的“海綿體”,讓水在自然和城市間正常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