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市860萬畝流動沙丘全部得以固定和半固定,陜北榆林,這座曾經飽受沙漠化危害的塞上名城,歷經幾代人幾十年堅持不懈的奮斗,如今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固”的歷史性轉變,曾經的千里荒漠已變為郁郁蔥蔥的林海。
風沙肆虐 溫飽成大事
位于毛烏素沙漠南緣的陜北榆林市是我國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危害嚴重地區之一,解放初期,全市4.36萬平方公里中沙區面積約占48%。
榆林市林業局局長呂學斌說,當時,榆林市天然林僅殘存60萬畝,林木覆蓋率僅有0.9%,沙漠南侵越過長城沿線50多公里,吞沒農田牧場120萬畝,壓埋村莊400多個,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占到黃河中上游地區的1/3。
提起當初的生活,位于沙區的榆陽區小紀汗鄉本灘村村民向記者描述說:“每年秋冬季,漫天飛舞的黃沙似乎永遠刮不到頭,就連喝的水、吃的飯里都是沙子。”
從上世紀50年代末開始,榆林就對沙漠進行長期不間斷治理。尤其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國家“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草)、天然林保護工程以及陜西省全面治理荒沙行動的實施,榆林沙區走上了“向荒漠要綠色”的發展之路。
矢志不移 荒漠披綠裝
夏末初秋,記者走進位于榆林城北的榆陽區小紀汗林場,映入眼簾的滿是郁郁蔥蔥的林草,車輛穿行其間,不時驚起林中的山雞、兔子,樹上棲息的小鳥也撲騰著翅膀鳴叫著向遠處的樹林飛去。
小紀汗林場副場長羅向軍告訴記者,始建于1958年的小紀汗林場,成立之初是荒沙一片,幾乎看不到1棵草。當時我們采取的辦法就是飛播造林和人工造林相結合,種植以沙蒿、沙柳為主的灌木,目的是把流動的沙丘固定和半固定。經過幾代人幾十年的奮斗,現在林場36.6萬畝的流沙面積基本得到固定。
“從1990年開始,隨著國家加大對林業的資金投入,我們便開始栽植以樟子松為主的針葉樹種,當年一個春季就栽植樟子松2.3萬畝。目前林場的樟子松營造面積達到18萬畝。最高的樹已經長到了5米,林木保存率達到95%以上。”羅向軍說。
據了解,截至目前,榆林沙區造林保存面積達到1364萬畝,林草覆蓋率提高到43.5%,860萬畝流沙全部得到固定和半固定,建成總長1500公里、造林11.7公頃的長城、陜蒙、環山、靈榆4條防風固沙林帶,沙漠腹地營造萬畝以上成片林165塊,恢復改良草場229.5萬畝,初步形成帶片網、喬灌草結合的區域性防護林體系,實現了由“沙進人退”到“綠進沙固”的歷史性轉變。
陜西省治沙研究所高級工程師黨兵說,目前,治沙工作已進入到提質增效階段,他們正持續引進植物治沙新品種,以改變榆林樟子松一木獨大的局面,提升優化生物多樣性、林分的質量和穩定性。
綠色發展 鋪就致富路
沙區生態環境的改善,為沙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了生態屏障,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家住橫山縣的農民申世成2011年開始來到小紀汗林場附近,依托當地豐富的林業資源,租用100畝土地辦起種植、養殖場。效益最好的年份,申世成飼養的1800只羊一年收入就達到200多萬元。眼下他的養殖場不僅吸收當地20多人實現就業,也帶動周圍200多戶村民脫貧。
“目前,榆林沙區紅棗、長柄扁桃等經濟林面積已達到60萬畝,綠豆等特色小雜糧和優質馬鈴薯面積近1000萬畝,沙區90%的養殖戶實行了‘林牧一體化’,牛、羊等飼養量突破1000萬頭(只)。2015年,榆林沙區農民人均年純收入已達9730元。”呂學斌說,“十三五”期間,榆林以身邊增綠、農民增收為重點,將全力實施生態建設5年大提升,力爭建設成一個天藍地綠、林茂糧豐的塞外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