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通訊員於靜 記者晏利揚臺州報道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日前在全省首創推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畝均限額(總量)控制制度,在椒江區外沙巖頭區塊的重點醫化企業中試點推行,以控制污染排放,倒逼企業轉型升級。
椒江區外沙巖頭區塊主要為醫化產業,在外沙巖頭區塊全面進入轉型升級的新時期,臺州市椒江區從實際出發,通過重點分析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和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創新思路,補齊總量管理中的短板,補充和細化全區總量管理工作,在全省首創推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畝均限額(總量)控制制度。
據椒江區環保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主要污染物排放畝均限額(總量)控制制度,即在一定規劃區塊內明確主要污染物目標控制總量,再按照不同行業劃分畝均限額,將排污限額作為行業排污紅線,按照企業占地面積(畝)確定具體額度,企業必須按照這個標準或嚴于這個標準進行排污。
“針對低效、高污染產業實施行業總量限額控制,不僅對完成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的全局目標具有重要意義,而且能夠推動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促進區域產業布局優化,是污染減排推動經濟發展轉型的有效手段。”這位負責人表示,以外沙巖頭醫化園區為例,目前園區對化學需氧量、氨氮、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3個指標的排放量實施畝均限額控制。首先以區塊規劃用地面積為基數,確定畝均限額,再核定到具體企業最大控制的排污量,企業總量指標若小于企業初始排污權,就必須采取有效減排措施。
同時,椒江區實行了“三三制”激勵制度,開展企業污染排放與產出效益評價工作,根據企業噸排污權當量稅收貢獻值進行年度動態排序,對連續兩年排名末尾的企業實施淘汰,倒逼企業進行轉型升級,實現資源要素使用的合理高效配置。
總量新政促進了企業的治污積極性。位于椒江區的臺州華統食品有限公司今年新建一期項目時,原本需要的主要污染物總量指標較大。但根據畝均限額(總量)控制的要求,企業并沒有這么多總量指標。對此,企業加大了科技投入,對裝備、工藝等進行了全面的整改提升,使企業排污總量指標下降近90%。
為了確保排污總量的有效監管,椒江區建立了集刷卡排污、在線監測、視頻監控為一體的“環保天眼”管理系統,通過科技手段對產污企業實行全方位全時段的監管,使企業、環保部門時時了解排污狀態。一旦排污總量用盡,設在企業內的電子閥門會自動關閉,停止企業排污。
通過多措齊下,椒江區居民環境問題投訴量持續下降。今年上半年,該區環保分局調處環境信訪案件221件,與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30%。同時,區域環境質量也得到了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