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河網密布,全省共有大小河流3700多條,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和鄱陽湖,這“五河一湖”構成一張大水網,滋潤著贛鄱大地。如何管好水系繁雜的河湖,江西探索全境實施“河長制”。2015年靖安縣在江西率先啟動“河長制”試點,保潔員上崗、河道治理,短短一年多,河面上垃圾難覓。
“水凈了,魚多了,這才像小時候的北潦河!”江西省靖安縣雙溪鎮大橋村村民陳聲龍感嘆。
北潦河自西向東,從群山中蜿蜒流過。這些年村里人富了,河水卻變臟了,垃圾成堆、腥臭難聞,這條家鄉河成了大橋村民心里的痛。
2015年靖安縣在江西率先啟動“河長制”試點,保潔員上崗、河道治理,短短一年多,河面上垃圾難覓。
這是江西水生態治理的一個縮影。
江西河網密布,全省共有大小河流3700多條,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河和鄱陽湖,這“五河一湖”構成一張大水網,滋潤著贛鄱大地。如何管好水系繁雜的河湖,江西探索全境實施“河長制”。
有問題找河長,五級河長守水有責,“多龍治水”變“一龍管水”
拎上網兜,劃著竹筏,大橋村村民吳春生又開始一天的工作。“北潦河在我們村有1.5公里,就像打掃街道,每天一早一晚兩次,把水面的垃圾打撈干凈,集中送到鎮上的垃圾站。”
去年8月,吳春生被聘為村里河道保潔員,他很在意這份新職業:“有工資、有保險,能給大家干點事兒。”
大橋村河長、村支書王模新坦言壓力:“有問題找河長,河道環境馬虎不得,一旦被投訴是要問責的。”每天下班,他都會沿河岸巡查一圈。
“河長制”漸漸改變了村民習慣。王模新感慨:“以前沒人管,垃圾你扔我也扔。現在有專人監管,保潔員每天下河打撈,大家也不好意思再亂扔亂排了,基本撈不到塑料袋、塑料瓶等白色垃圾了。”
然而,治水不只是河道清潔,污染排放怎么辦,非法捕撈誰來管?
靖安縣水務局局長王仕欽直言,以前年年治水,年年反彈,根本原因在于體制不順。跟很多地方一樣,靖安涉水部門10多個,“環保不下河,水利不上岸”是長期的尷尬。
河長制直面體制頑疾,全縣編織起一張覆蓋河湖的責任網:縣委書記擔任總河長,4名縣級河長、11名鄉鎮河長、82名村級河長,200多名專職保潔員,合力治水。
靖安在全省率先實施城鄉垃圾一體化處理,建成鎮村生活污水處理站28座,改廁1萬余戶,建設沼氣池1.2萬余個,基本做到污水不直接排入河中。
“把河道當街道管理,實時圖像每天都發微信朋友圈,河流出現問題,小事鎮里解決,處理不了的立即上報,縣里協調相關單位,上下聯動快速處理。”雙溪鎮副鎮長鐘有國說。
河長制帶來明顯變化,靖安的水越來越清了,全縣河流水質均達到Ⅲ類以上。
在試點基礎上,去年底江西在全境設立省、市、縣、鄉、村五級河長,由省委書記擔任總河長,7位省領導擔任省級河長,其他河流設立88名市河長、822名縣河長和萬余名鄉、村河長,層層包干,河流管理納入政績考核。
“河長制核心是行政首長負責制,管好了,計功勞;管不好,要追責。從‘多龍治水’到‘一龍管水’,河長守水有責,成為水生態治理的關鍵抓手。”江西省水利廳廳長羅小云說。
源頭重治,系統共治,把影響河湖生態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
治水是個系統工程,靠一個部門、一項措施單打獨斗不行,需要多措并舉、協同推進。
非法采砂是困擾贛江多年的痼疾。南昌市長郭安擔任贛江南昌段“河長”后,先啃的就是這塊“硬骨頭”:鐵腕治砂,關停清理400多家砂場,將涉事人員移交司法,明確各部門權力和責任清單,河道非法采砂很快得以整治。
源頭重治,壯士斷腕。在南昌市,今年上半年拆除、搬遷的畜禽養殖面積達185萬平方米,關停并轉了1000多家養豬場,基本切斷農業污染。在宜春市,禁養區內養殖場已全部關閉,限養區不再增擴養殖場,832座水庫已全部實行生態放養。
“必須摒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從長遠看,保護好水資源才是造福子孫的大事。”湖口縣縣委副書記鮑成庚介紹,如今在湖口,環保不達標項目堅決不引進,提高環保標準,倒逼企業引進新工藝、新技術。去年全縣清理違規建設項目97個,關停取締3家,因環境隱患否決26億元的項目落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