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促進環保行業發展相關配套政策的逐步推出,‘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將延續高景氣度。只是,需要認清的現狀是,發展勢頭雖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仍需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確保其穩定健康發展。
環保主題是未來市場的一大主流,特別是涉及在中國環保事業的實體建設方面。在十八屆五中全會上,“十三五”規劃針對生態文明,據了解相關部門規劃中行業建設的預算,在“十三五”期間,環保投資將增加到每年2萬億元左右,社會環保總投資有望超過17萬億元,每年的全國兩會上生態保護、霧霾的整治都是提及頻率最高的,放眼“十二五”期間至今,我國環保事業以30%-50%的速度正在迅速發展,而十三五資源將圍繞加大投入環保行業,行業發展迎來黃金發展階段,環保板塊是未來5年成長確定性高的板塊。
廣發中證環保產業基金經理劉杰認為,“十二五”期間,環境污染日益嚴峻,政府加大生態環境政策支持力度,出臺史上最嚴格的《新環保法》,明確“大氣十條”、“水十條”等環境監測指標和考核目標,參與模式從政府主導向市場化改革轉變,社會資本參與環境治理。統計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我國節能環保產業以15%至20%的速度增長,環保投資達3.4萬億元,比“十一五”期間增長了62%,占到GDP的3.5%。
“隨著促進環保行業發展相關配套政策的逐步推出,‘十三五’期間環保行業將延續高景氣度。基于環境治理與穩增長的雙重需求,預計下半年環保政策的支持與落實力度將進一步加大。”劉杰說。
中國環保產業明顯滯后
發展勢頭雖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環保產業的發展明顯滯后于經濟發展。
日前,由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出版、上海師范大學財務管理重點學科負責的《我國環保產業投入績效與發展研究報告》正式發布。
報告對中國環保產業投資來源、投資方向、投資結構等情況進行了分析,提出了包絡數據分析法對環保產業績效評價的可行性。同時,還對環保投資與經濟發展的關系、區域環保投資差異的空間溢出效應、環保產業發展面板數據情況等內容進行了量化分析。
此外,報告還對美國、日本、德國等國家環保產業的投資行為進行了分析,對比中國投資狀況提出了可借鑒的參考建議。報告表示,中國環保產業發展明顯滯后經濟發展,區域之間并存在明顯的空間溢出效應。
數據顯示,2005至2014年間,中國環保產業總產值占GDP比例由2.7%上升到6.3%。但是,同期發達國家環保產業GDP增速為10%至20%。
國家政策利好持續加碼
為了促進環保產業與經濟發展的平衡,國家利好政策接連出臺,提供了一撥又一波的紅利。近期而言,環保產業更是利好不斷。
8月29日人大審議環保“費改稅”,將使未來排污收費更具強制性。其次,環保垂直改革指導意見出臺,直指地方保護主義對環境監測監察執法干預的問題。以上都為環保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投資者可布局節能環保相關概念。
近日,發改委、環保部印發了《關于培育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主體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環保產業產值超過2.8萬億元;培育50家以上產值過百億的環保企業。在市政公用領域,大力推行特許經營等PPP模式;在工業園區和重點行業,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發展環境風險與損害評價、綠色認證等新興環保服務業,深入推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
根據意見,將對環保產業推行市場化環境治理模式,大力推行特許經營等PPP模式,加快特許經營立法。創新林權模式,采取政府購買服務、混合所有制等多種方式,鼓勵和引導各方面資金投入植樹造林。推動政府由過去購買單一治理項目服務向購買整體環境質量改善服務方式轉變。
意見還指出,要建立完善排污權、碳排放權、用能權、水權、林權的交易制度。鼓勵金融機構開發基于環境權益抵(質)押融資產品,探索實行公共資源的公開競價及拍賣方式,形成價格水平隨供求關系波動的市場化定價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