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0日,杭州市九峰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垃圾坑開始澆筑第一罐混凝土。這個日處理規模達3000噸的垃圾焚燒項目將于2017年6月完工,10月底完成“72+24”小時滿負荷試運行。項目建成后,將大大緩解杭州市“垃圾圍城”的危機。
回頭看來,九峰項目的落地并非一帆風順。與大多數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最初遇到的問題一樣,在項目推進之初的2014年5月10日,一些不明真相的群眾受社會人員的煽動,聚集在九峰項目周邊的杭徽高速公路,中斷高速通行,引發了群體性事件。
歷經一年,如何在發生“鄰避事件”后還能在原址成功建設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杭州九峰項目作出了示范。
項目運行機制如何優化?
實施補償政策,保障利益平衡
九峰項目作為省、市、區重點民生項目,對于解決杭州市西部片區及余杭區日益增長的生活垃圾處置問題、緩解“垃圾圍城”的現實困境有著重要作用。
“5·10”事件后,在處理九峰項目時,杭州市委強調了“兩個確保”的目標,即確保項目平穩落地,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為此,杭州市將其列為市委、市政府重大民生工程,杭州市、余杭區、臨安市各級黨委政府的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專題研究、常態化調研,及時研究明確項目推進中的重大問題。杭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牽頭,堅持每月召開一次以上的專題推進會,督促、協調、部署階段性工作,有力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按照“專業的事情由專業的團隊做”的理念,余杭區委、區政府專門組織人員對中國光大國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國際”)運營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進行考察研究,決定引進光大國際負責建設、運營、管理九峰項目。項目業主確定后,杭州市政府完善了建設管理機構,成立了杭州市九峰垃圾焚燒廠工程建設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余杭區成立了重大民生項目領導小組。兩個機構均由市、區兩級主要領導負責。
除此之外,針對九峰項目周邊群眾普遍關注的長遠發展問題,杭州市、余杭區政府還充分考慮通過出臺補償政策實現利益平衡,及時研究出臺政策,建立環境改善專項基金,如由生活垃圾輸出城區根據處理量按照噸垃圾補貼繳納環境改善專項基金,并適時調整,專項資金撥付給生活垃圾集中處理的輸入城區,用于生活垃圾集中處理設施周邊區域環境美化、市政配套設施建設和維護、地區經濟發展扶持、環境宣傳、監督管理等工作。
群眾有疑慮怎么辦?
加強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
群眾是主體,所有工作都應該圍繞讓群眾接受這一中心思想開展。如何使項目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是工作能否推進的關鍵。
為此,杭州市、余杭區兩級政府部門強調,項目落地將履行“兩個不開工”承諾,即未行完法定程序不開工,未取得大家理解支持不開工。這既讓群眾看到了政府推進項目的決心,也看到了履行承諾的決心。
在開展群眾工作的過程中,杭州市、余杭區不僅將項目的技術、指標、設備要求等明確告知群眾,在各階段工作任務和時間節點上,尤其是項目推進重要環節,均在第一時間發布信息,確保群眾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同時搭建溝通對話平臺,聽取民意,取得共識后再開展工作,這種公開透明和信息互通是取得群眾信任的前提。
對于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的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是偏聽偏信,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公眾對于項目本身并不了解。
為打消群眾疑慮,干部們廣泛走訪、精準走訪、貼心走訪、主動走訪。通過多種形式的走訪、宣傳,干部在當地群眾那里“走得進、坐得下、談得攏”,干群感情加強了,說的話也讓群眾相信了,群眾逐漸對項目建設理解了、接受了。
根據項目推進的時間節點,杭州市、余杭區還先后組織群眾外出80余批(次)、4000余人(次)赴光大國際常州、蘇州、寧波等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參觀考察,其中核心村外出考察的戶數約占核心村總戶數的80%,外出參觀對群眾轉變項目的“妖魔化”認識發揮了重要作用。通過實地考察,群眾對立情緒不斷得到化解,居民思想也不斷得到穩定。
項目何以實現長效管理?
發揮企業專業優勢,確保達標排放
光大環保能源(杭州)有限公司是九峰項目投資、建設、運營、管理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