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見習記者李濤
田成方,路成網,林成行,綠成蔭,溝相通,渠相連。
這里不是江南,這里是陜西延安治溝造地生態綜合整治重大工程項目的所在地——南泥灣。
誰能想到,幾年之前,這里還是荒蕪貧瘠、雜草叢生的“爛泥灣”。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以下簡稱“陜西地建”)總經理韓霽昌研究員告訴記者:“現在的南泥灣,由于治溝造地旱地改水田項目的實施,水稻的畝產已經從原來200多公斤增加到400多公斤,并且將土地整治、生態建設與紅色文化旅游相融合,再現了‘陜北好江南’的大好風光。”
昔日好風光 又變爛泥灣
“花籃的花兒香,聽我來唱一唱,來到了南泥灣,南泥灣好地方。好地方來好風光,到處是莊稼,遍地是牛羊……”這首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民歌,歌唱了在當年艱苦的歲月里,南泥灣軍民克服重重困難,把一處荒無人煙的“爛泥灣”,改造成為“陜北好江南”的史實。
南泥灣位于陜西省延安城東南45公里處,曾經人跡稀少,荒涼寂寥。1941年,八路軍三五九旅在南泥灣開展了著名的大生產運動,廣大官兵用自己的辛苦和汗水鑄就了當年的“陜北好江南”,唱遍了大江南北的《南泥灣》正是描繪這個時期的南泥灣。
作為著名的紅色旅游勝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慕名來到這里旅游觀光,希望一睹“陜北好江南”的風采。可當地人聽到的卻常常是抱怨和失望,有的游客甚至坐車經過了南泥灣好久才發問:“南泥灣到底在哪里呀,怎么一直都是連綿的黃土?”
南泥灣“陜北好江南”的光景早已不在,大量稻田荒蕪,種植面積一度不足500畝。歸根結底,這是由于近幾十年來,當地水位的不斷變化,加之傳統耕作方式效率低下造成的。
當地三臺莊的村民王福亮說:“這里的地都荒廢了十幾年了,樹和草長得好得很,就是種稻子活不了。”
據介紹,由于當地特殊的地形,地下水位本來就偏高,近幾十年來,由于雨澇增多加之排水不暢,使得原有的稻田變成了很深的濕洼地,給種植帶來極大困難。
當地農場職工卜鳳龍也說:“我們這兒地下水位高,又沒有排水系統,稻田里的水排不出去,稻子根本沒辦法生長。稻田里平時淤泥有一米左右深,人一進去就能沒到大腿處,更別說普及機械化耕種了。過去,我們都把南泥灣叫‘爛泥灣’,農民寧愿不要國家補貼也不愿種地,因為一年下來根本沒有收成,生活水平自然上不去。”
整治難度高 科技幫大忙
為了改善當地環境,造福于民,讓“爛泥灣”重現當年南泥灣的好風光,陜西省和延安市決定對南泥灣土地進行大規模綜合整治,以利于提升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改善生態環境,增加農民群眾收入。
整治的重任最終落在了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身上。
“南泥灣地區除了土層厚度差別大以外,最大的整治難點還在于解決‘水多’的問題。”韓霽昌向記者介紹說,“由于地質條件特殊,地下水位過高,南泥灣存在大量無法耕種的鹽堿地和下濕地。如何‘排’,如何‘灌’,是整治中最關鍵的問題。”
南泥灣土地整治項目總建設規模為8800余畝,包括陽灣溝、九龍泉溝兩個子項目,地建集團最終確定了 “集中連片、配套齊全,穩產高產、持續高效”的設計理念,在注重保護生態的同時,通過系統的創新技術和工程措施,讓土地核心區域能夠種植稻田,打造景觀農業。
“土地厚度差,也就是能生長植物的實際土層厚度。在南泥灣地區,不同區域的土地,其實際土層厚度相差很大。”陜西地建南泥灣項目部經理陳田慶介紹說。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陜西地建使用了普探技術。陜西地建南泥灣項目部經理陳田慶告訴記者,科研人員通過普探技術探測出不同區域土層的厚度,將土層厚度相近的田塊劃分到一起。同時,利用機械作業提升這些土層厚度相近田塊的平整度。
“這樣一來,土地的使用更為科學,土地使用率也得到提升。田塊因為土層厚度統一,因此集中連片,也提升了機械化耕作的水平。”陳田慶說。
在解決關鍵難點“水多”的問題
上,科研團隊在傳統排水的基礎上,對土壤持水和土壤壤中流進行反復研究,最終形成了一套截溝治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