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資源再生利用企業,投資購置建造集氣罩、隔音房、隔油池等環保設施,實現從產品、裝備到產業的全面升級,延長產業鏈,為企業提質增效。圖為工人將生產好的黃銅棒裝車外運。 資料圖片
◆鄭秀亮
去年以來,再生金屬行業起伏跌宕,在經濟低迷的大背景下,部分企業減、停、關,一些企業走上兼并整合、資本運作道路,互聯網+、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新技術對傳統企業也帶來沖擊和改變。面對這些新變革、新情況,再生金屬行業該何去何從?在日前召開的第十六屆再生金屬國際論壇及國際再生金屬展覽交易會上,與會代表圍繞行業的市場變革與應對等議題進行了探討。
行業呈現多樣變化
整合與集聚效應開始顯現,設備國產化速度加快,未來回收利用將以國內為主
“今年以來,我國有色金屬行業總體保持穩定,呈現出穩中向好的趨勢。”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任旭東指出,面對市場不利條件,再生金屬行業通過強化行業自律、供給側結構調整、加強企業管理等舉措,推動產業穩定運行。
“今年再生金屬總產量預計可達1370萬噸,主要品種總產量比去年增長2.8%。得益于金屬價格的震蕩回升,企業經營狀況也略有好轉。”任旭東表示,由于市場價格的恢復,企業生產逐步回升,市場投資熱度提高,特別是鋁的價格逐漸恢復,再生鋁企業經營有所好轉。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再生金屬分會副會長兼秘書王吉位指出,再生金屬產業整合與集聚效應也開始顯現。目前,再生金屬產業結構正在由原來的三角形(上面的大企業很少,下面的小型企業很多),逐步轉向“長方形或正方形”模式。近年來,中型以上企業增速較快,隨之帶動了企業產能、裝備水平等方面的提升。
此外,國家發改委環資司副司長馬榮介紹,通過近幾年調研發現,很多再生金屬企業的設備都是國產的,行業設備國產化速度正在加快,整個再生金屬產業的技術裝備和企業管理水平都有了提高。
來自再生金屬分會的數據顯示,去年國內有色金屬回收總量同比增長9.8%,進口廢物同比下降7.2%。今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口銅廢料同比下降8%,鋁廢料同比下降14%。“根據測算,我國‘四機一腦’已經到了報廢高峰期,未來有色金屬回收利用將以國內為主。”王吉位認為,出現這一局面,跟發達國家的金屬廢料出口開始向印度、東南亞等國家轉移有關。未來,我國進口金屬廢料將不斷減少。
盡管國外一些再生金屬公司開始把眼光投向印度、東南亞等國家,但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的廢金屬采購市場。“東南亞國家的產品不如中國全面,而且產業發展缺乏持續性,中國在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的地位難以取代。” 全球性廢料回收組織——國際回收局有色金屬部總裁喬為智表示,這使得國外對中國再生金屬產業的關注度依舊非常高,合作交流從原來單純的原料采購已經發展到了裝備合作,甚至是項目的引進合作。“我們的企業也逐步把一些初級拆解業務和裝備,在周邊‘一帶一路’國家布局,在這些國家進行原料分選、初級加工后,再以產品形式回到國內市場。”
不利因素依然存在
行業門檻低,企業技術含量不高,市場競爭力弱;回收體系不完善,上下游各自為戰
“盡管再生有色金屬行業發展有所回升,但是制約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依然存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再生金屬分會會長尚福山認為,整個行業的回暖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和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
馬榮也指出,再生金屬行業門檻低,很多企業技術含量不高,從事的也主要是拆解等簡單工序,產品附加值低,市場競爭力比較弱,行業還需要延伸產業鏈,發展產品深加工等。
工信部節能與綜合利用司副司長高寧認為,目前國內有色金屬對外依存度依然較大,這與國內廢金屬回收體系不完善不無關系。當前,國內正規企業特別是骨干企業獲取資源渠道不暢,先進產能得不到利用和發揮。以再生鉛為例,非法回收和冶煉企業仍然存在,影響再生鉛領域的正常秩序,企業資源保障難度相對較高,不利于產業規范化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