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部今日向媒體通報,12月2日至4日,受明顯不利氣象條件影響,我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發生一次大面積區域性空氣重污染過程,影響范圍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東、山西、河南、遼寧等7省市,涉及到60多個城市。
環境保護部積極部署,于11月29日晚提前函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人民政府,提示各地按照預測預報情況及時發布相應級別重污染天氣預警,實施區域聯動,共同應對重污染天氣。同時,環境保護部派出4個督查組,分赴河北、山東省等地開展督查,重點督查地方政府應急預案啟動和落實情況,地方“土小”企業排查情況,重點企業達標排放及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
督查發現,各地積極應對,及時采取措施,大幅削減污染物排放,一定程度上減輕了重污染強度,緩解了對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不利影響。
一是聯防聯控,統一發布空氣重污染預警。按照環境保護部發布的影響范圍和預警提示信息,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有60個城市統一啟動預警響應,首次實現了區域高級別、大范圍預警應急聯動。其中,河北省石家莊、保定、廊坊、邢臺、衡水、邯鄲、定州、辛集市,山西省臨汾市等9個城市啟動了紅色預警措施;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唐山、滄州市,河南省安陽、平頂山、鶴壁、開封、新鄉、焦作、滑縣、長垣市,山西省太原、朔州、忻州、呂梁、晉中、陽泉、長治、晉城、運城市,山東省淄博、聊城、菏澤市等24個城市啟動了橙色預警措施;河南省鄭州、洛陽、濮陽、許昌、漯河、三門峽、商丘、汝州、鄧州、永城、航空港區、濟源、蘭考、周口、駐馬店、鞏義市,山東省棗莊、德州、東營、濟寧、萊蕪、濱州市等22個城市啟動了黃色預警措施;山東省濟南、臨沂、濰坊、日照、泰安市等5個城市啟動了藍色預警措施。
二是緊急部署,強化空氣重污染應急響應措施。各省(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視,立即部署重污染天氣應對工作。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副市長張工主持召開視頻會議,部署橙色預警應對工作,并帶隊檢查預警措施落實情況。天津市市長王東峰帶隊暗訪并主持召開全市重污染天氣應對部署會,副市長孫文魁多次召開專題調度會,各區、各部門全力應對此次重污染天氣。河北省印發《關于區域一啟動I級應急響應、區域二啟動Ⅱ級應急響應的通知》,重點加強重污染行業的管控。山東省印發通知,要求各地提前預警、提前應對,嚴格落實應急措施。山西省印發實施應對重污染天氣調度令,確保有效降低區域性大氣污染傳輸的影響。河南省發布《關于啟動重污染天氣預警響應的緊急通知》,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加嚴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管控措施。
三是狠抓落實,切實降低污染物排放。各地根據預警情況,對工業企業采取強化污染監控、降低生產負荷或停產等措施,加強機動車污染排放管控,加大公共交通運力。北京市加大對固定污染源、移動污染源排放執法檢查,共出動執法人員1030余人次,檢查施工工地、企業排放等點位1100多個;通過路檢、遙測、入戶和進京口檢測共檢查機動車3.77萬輛次,處罰尾氣超標車輛50輛。天津市濱海新區、南開、河北、武清等區負責同志部署并帶隊檢查重污染天氣應急措施落實情況;市環保局針對污染傳輸通道上風向區域重點進行執法檢查;市公安交管局投入警力加強道路巡查管控和限行車輛攔檢處罰。河北省廊坊市印發《廊坊市大氣污染防治十條嚴控措施》,要求12月份全市所有水泥(保障居民供暖除外)、鑄造行業全部實行錯峰停產,全市沒有排污許可證的涉氣工業企業全部依法停產整治,市建成區限時施行機動車單雙號限行。
四是強化督導,嚴格責任追究。本次污染天氣開始后,各地組織環保、經信、住建、公安等相關部門,聯合開展應急期間相關減排措施落實情況的專項督查,督促重點排放企業、各類施工工地等全面落實減排措施。北京市組織住建、經信、城管、環保、公安、教委等部門,各區政府積極組織有關部門、街鄉鎮和單位,嚴格落實應急措施,開展督查檢查工作。山西省長治市組成40個督察組持續對132家停工的工地、62家限產和210家停產的企業進行重點督導檢查,嚴格落實停、限工作。河北省石家莊市派出86個督導組,全方位落實各種措施,對工作落實不力的24名責任人實施了問責。山東省濟南市打破市域界限,從監測、執法到環境污染治理,建立全方位的區縣協調聯動機制;同時聯合淄博、濱州等城市開展了多輪大氣污染聯動執法行動,交叉互查,發現問題及時整改。河南省派出940個督查組,督導各項應對措施落實。
督查組在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地方存在應急減排措施落實不到位、散小亂污企業污染嚴重、面源管控不到位等問題。